Placeholder image

以人大监督之力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保驾护航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20

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是医疗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保制度改革惠及千家万户,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民有所呼所盼,我有所应所为。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作为重点监督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聚焦改革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提出对策建议,以人大监督之力,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保驾护航。

深入调研,把脉问诊新医改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目前,《意见》在通辽落实得如何?各项改革举措是否落地见效?工作还存在什么困难?带着这些问题,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周密的调研方案,列出了详细的调研提纲。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基层卫生院、三甲医院、医保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同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精准把脉,梳理问题,认真研究解决方案。调研组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目前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呈下降趋势,基金可持续运行压力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阻力较大,基金监管难度增加,医疗服务联动机制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情况,起草形成了关于通辽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提供参考。

聚焦难点,对症下药开良方

通辽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并就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对市政府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工作;二是有效化解医保基金供需矛盾;三是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四是切实加强医保基金监管能力;五是积极推动构建协同医保。市政府及医保改革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高度重视,迅速对意见要求进行了任务分解,积极推进有关事项办理。

强化督办,刚性监督重实效

2024年4月28日,通辽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情况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到98%。通过人大监督,推动我市医疗保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目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4.95万人,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64.8万人参保任务。职工、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由52种、54种分别减少至33种、43种,逐步实现“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过渡。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起付线由过去统一的1000元分别降至500元、300元、200元,将所有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实现DIP全流程线上管理,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月度付费,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激励和约束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逐步实现医疗机构规模扩张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发挥监督职能,守好百姓的“看病钱”。推动政府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结算更便利、报销更省力,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友情链接
全国人大常委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

主办单位:通辽市人大常委会

邮箱:tongliaorend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