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4
通辽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对〈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报告,全市公安机关辅警工作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职业化新阶段。
选题聚焦热点
人大监督要紧贴民心,把社会普遍关切和民生需求作为监督所向。在确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时,全市共有辅警4622人,民辅警比约为1:1.38,这支队伍在打击违法犯罪、服务群众、做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支队伍的薪酬待遇却不能与他们的工作付出成正比,影响了辅警队伍的工作热情及队伍稳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经市人大常委会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请示对接,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以下简称《辅警条例》)实施情况列为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合力推动《辅警条例》落实落地。
调研走深走实
调查研究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之先、监督之要、决策之据。2023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进警营”视察活动,先后深入奈曼旗公安局、科尔沁分局、开发区分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新闻宣传中心和监所看护管理支队等一线单位;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科左后旗、科尔沁区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辅警条例》实施情况以及警务辅助人员依法履职、规范招聘、职业保障、队伍管理等相关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经汇总梳理,将对《辅警条例》的学习认识还不够深入、辅警薪酬保障落实不到位、《辅警条例》配套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辅警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四个方面问题纳入调研报告,并围绕进一步规范辅警履职行为,推动辅警薪酬待遇、保障制度的提升和完善,加强辅警队伍建设等提出建议,助力辅警队伍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监督有力有效
人大监督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做好整改落实的后半篇文章。在2023年8月通辽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辅警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后,根据前期调研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审议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对〈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通辽市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十二项措施》,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深化辅警改革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辅警条例》和审议意见的落实。目前,已推进全市6个旗县市区提升辅警薪酬,并发放到位,全市辅警月平均工资3796元,比调研时增加317元,全市辅警“五险一金”缴存率实现100%,与民警同标准享受健康体检、福利待遇,按需发放被装装备,投入经费1757万元,辅警待遇得到有效改善,辅警队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 要 闻 <
主办单位:通辽市人大常委会
邮箱:tongliaorend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