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来源:通辽日报
11月20日,白吉拉种植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分红的“大喜日子”。在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村委会内,村民们欢聚一堂,610万元“分红款”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332户村民依次排队签字、清点钱款。指尖的温度与脸上的笑容交织,勾勒出一幅“农户抱团、合作共赢”的生动画面。
“今年光分红就拿了67000多块,平时和老伴出去打打零工,一年还能再挣三四万,日子别提多踏实了!”刚收好分红款的村民白达福拉难掩激动之情,话语中满是对合作社的认可。村民巴达楞贵的生活变化更是显而易见:“以前自己种地全靠老经验,玉米亩产最多七八百斤,扣除农资、人工成本,剩不下多少钱。现在把地托管给合作社,年底能稳稳拿分红,还能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挣5000块,年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
这份“稳稳的幸福”,源于合作社对传统种植模式的革新。“我们整合了3个嘎查的9950亩零散土地,采用‘农托管、社经营’的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包那顺德力根介绍,合作社根据土壤条件科学规划作物布局,种植了2500亩高粱、770亩黄豆、6680亩高密度水肥一体化玉米,全程采用大型机械化耕种收割。今年更是优化了水肥管理,滴灌带充肥次数从去年的3次增加到5次,使玉米亩产突破1800斤,较往年增产100斤,大豆亩产也达到260斤,为分红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让村民安心的是,合作社建立了“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特殊机制。根据耕地条件,给村民每亩700斤到900斤不等的保底产量,超出约定产量的部分,扣除企业服务费后,再按合作社30%、村集体20%、农户50%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有效规避粮价波动风险,让村民的收益有了双重保障。“不管市场行情怎么变,我们的收益都有底。”这是不少村民的共同感受。今年,合作社共为332户村民发放分红610万元,最多的领到了12万元,最少的也近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户增收”。
如今,合作社的成功实践已成为当地乡村发展的“样板”。巴胡塔苏木党委书记王凤华表示,目前苏木已有9个嘎查村推行类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5万亩土地实现专业化经营。“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苏木推广这种模式,把更多零散土地整合起来,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种植提升农业效益,推动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农牧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到“机制保障”的主动作为,科左后旗白吉拉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农户利益为核心、以科学经营为支撑,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孙路 王英杰
责任编辑:王良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