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来源:通达融媒

11月24日,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篇”举行。市工信局、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工业倍增、产业集群壮大、招商质效齐升的亮眼答卷,并答记者问。

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旭明 摄
工业经济量质跃升 特色产业集群成势见效
“十四五”期间,通辽市锚定“全方位突破困局、高质量跨越追赶”核心目标,以“工业倍增”行动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跨越。五年来,全市工业规模能级实现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1034亿元连续攀升至2024年的1698亿元,累计增长64.2%,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净增95户、总数达325户,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098个,完成工业投资1251亿元,起重机、电池箔、不锈钢等多款产品实现产业“零的突破”,工业发展底盘持续夯实。

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电池箔生产车间。张启民 摄
产业集聚效应成为通辽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全市八大主导产业产值从2020年的802.3亿元增至2024年的1320亿元,形成以铝基新材料为核心、多产业协同突破的格局。其中,铝基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原铝产能从265.03万吨增至304.73万吨,铝材产能从104万吨跃升至363万吨,电解铝产能占全区41%、全国7%,坐稳全国重要铝基新材料产业聚集地地位;镍基新材料产业实现从“铁”到“钢”的质的转变,铁合金产能增长6倍至140万吨,不锈钢产能达129万吨,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硅基新材料产业依托中建材矽砂“无氟浮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磁选精砂和特选精砂改变了通辽硅砂只做配料的历史,填补了我国北方高硅砂产品的空白。

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航拍图。张启民 摄
依托丰富的玉米原料资源,我市着力构建以玉米生物科技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链,被自治区评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梅花生物的苏氨酸、谷氨酸钠被评为自治区级单项冠军产品,其小品种氨基酸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海邻生物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梅花生物、海邻生物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外,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引入龙马重工、金风科技等重点项目,形成2000套主机、1180套叶片、1900套塔筒、2500套机舱罩、30万吨铸件和200MW轮毂生产能力,全力打造蒙东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盘活康乃尔项目,中化学煤制乙二醇、金煤化工草酸等项目顺利投产;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建成牧原、必福牛业等项目,科牛优选等精深加工产品远销海内外;中蒙医药产业稳步发展,当地蒙成药占全国蒙成药市场销售份额50%以上。

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张启民 摄
在产业提质的同时,通辽市同步推动工业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7809个,实现重点场所5G网络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率稳定在90%以上;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6家,实施节能节水技改项目150个,节约能耗35.7万吨标准煤、节水量约510万吨。创新型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企业创新活力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福耀玻璃展厅科技赋能。张启民 摄
精准招商激活动能 绿能协同赋能产业发展
招商引资作为通辽市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量质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31个,签约总额达8790亿元;新开工项目1517个,开工率65%。2024年签约金额突破2400亿元,创历史新高;国内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从初期159亿元增至2024年的393.6亿元,年均增长率35%,累计达1608.25亿元,招商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近40%提升至2024年的77.1%,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通辽市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塔筒生产线助推绿能产业。张启民 摄
产业招商聚焦集群发展,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成为通辽招商的独特优势。依托绿能资源禀赋,通辽市创新“高载能产业+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为企业定制绿色供电方案,打造“发挥绿电优势 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品牌,累计推动290余个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项目签约落地,签约总额达2202.99亿元。

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航拍图。图片来源网络
在产业布局上,各领域招商成果持续显现,新能源领域引进山东龙马集团投资336亿元建设蒙东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已完成投资近150亿元,带动12家头部企业集聚;铝基新材料领域电解铝产能达305万吨,加速向“绿电铝”转型;镍基新材料领域毕氏经安产业园建成投产,巩固东北最大不锈钢基地地位;硅基新材料领域落地多个重点项目,中建材矽砂获评国家级“小巨人”,兴固项目吸引20余家玻纤企业落户;玉米生物产业实现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突破,建成全球最大小品种氨基酸基地。招商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筑牢根基。

内蒙古兴固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晶硅新材料生产线。张启民 摄
创新机制提升招商质效,通辽市连续四年以“新春首会”部署招商工作,从“全员招商”到“质效提升年”,持续优化招商方向;建立“月度超前调度、每周编发动态”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同时,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设立招商联络处,推行委托招商、驻点招商,组建市旗两级产业链招商专班,实现精准招商;建立“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记者 斯琴 李旭明
责任编辑:王良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