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7585万游客+1126亿收入!通辽文旅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5-11-18 来源:通达融媒

d88de12f4a8e9396fbe7a477b3605a1d49050.jpg

11月17日,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篇”举行。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文旅广电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图片5.png

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旭明摄

文旅产业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文旅市场持续升温,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5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6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2123万人次,旅游收入275.5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83.3%和23.5%;2025年前三季度,旅游市场稳步增长,接待游客1910万人次、旅游收入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2%和6.93%。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双线发力,累计争取上级资金近3.5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文旅项目115个,完成投资近70亿元。

CMX中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库伦站)活动,接待国内游客突破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超7000万元。图片来源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品牌建设多点开花。新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家、3A级旅游景区6家、2A级旅游景区12家,打造4C、3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4家;新增自治区级研学旅游基地等各类示范载体18个,奈曼旗成功获评首批“自治区旅游名县”。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在新华社莫干山品牌大会上推介演出“火爆出圈”;年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超500场,两条特色旅游线路分别入选全国自驾游精品线路和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图片8_副本.png

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图片来源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文化事业普惠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市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升级开放,文化馆顺利搬迁,新建图书馆分馆264个、文化馆分馆204个,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9个,实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构建起上下联动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年均开展“乌兰牧骑月”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超1600场,打造5个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多个单位和项目获国家级表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图片9.png

科左中旗乌兰牧骑基层惠民演出。图片来源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艺创作均开创新局。实施47项文物保护项目,争取上级资金4490万元,启动《西辽河文化研究五年行动计划》,完成多项考古调查与课题研究。新增自治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9项、传承人11人,创建农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文艺创作完成“科尔沁文化丛书”出版,投入超1650万元创排7部大型舞台剧及900余件小型作品,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27项。其中,《快递小哥》《马走日》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霍林郭勒市乌兰牧骑蝉联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文艺汇演金奖,群舞《安代》摘得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舞蹈表演奖。

图片10.png

群舞《安代》获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舞蹈表演奖。图片来源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广电事业守正创新。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30余个专题专栏,为全市中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内容创作与技术升级双轮驱动,《梅红沃野》《时代歌者》等作品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创新推出“视频读党报”等短视频栏目,打造《出发!去通辽》等爆款新闻产品;“高清内蒙古”工程让各级融媒体中心高标清同播率达100%。实施广播电视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现应急信息高效精准覆盖。

记者 斯琴 李旭明

  责任编辑:王良玉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