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来源:通达融媒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的历史画卷中,西辽河流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之一,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这片孕育了灿烂文明的土地,在中华文明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哪些作用?日前,通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从考古发现、文化特质和未来展望等多个维度对西辽河文化进行解读。

郭大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肖峰 摄
郭大顺:西辽河流域现在作为与黄河、长江并列的三大文明起源地,这是最近几年提出的。相对来讲,我们这边的工作虽然开始的也很早,但比较起来,特别是建国、50年代以后,重点工作是在华北,后来是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也做过一些工作,但规模较小,积累的资料相对比较零散。
转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红山、牛河梁、新民等一些新的遗址发掘完成,发现西辽河流域文化发展水平不低于黄河流域。特别是通过我们这边的发现,提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起源应该是最早在这,包括龙的起源,就这样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西辽河流域拥有农耕文明、渔猎文明、草原文明交替演进的文明形态,更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错发展的走廊地带,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
郭大顺:西辽河流域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一个地区,苏秉琦先生叫它大熔炉。这个熔炉,中原也是,其他地区好多也是,但西辽河地区更为典型。首先,这里有各种文化汇聚的条件。现在的中国考古学文化分6个大区,又分两大块,两大块一个是面向欧亚大陆,一个是面向环太平洋。这两大块中间交汇的地方正好是我们西辽河流域。
东北的渔猎文化、中原的农耕文化,还有草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之间都有密切的交流。中原王朝,特别是到战国秦汉建立郡县制以后,西辽河流域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切。多个民族,传统不同、特征也区别迥异的文化在这里汇聚,交汇的动力非常强。
苏秉琦先生讲,好多重要的世界历史舞台都是在这个地区演出的。不光是先秦,鲜卑,特别是辽,辽文化很了不得。包括后来的蒙古族、满族,都在这个地区发生碰撞,这些历史都为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辽河流域跨越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发现400多处文化遗产。世人眼中,这等数量和规模已经灿若星辰,但在考古工作者出身的郭大顺看来,这只是冰山一角。
郭大顺:西辽河流域的地下遗址的埋藏情况到底怎么样?虽然我们的文物普查工作从二普三普到现在四普连续在做,国家层面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现在对地下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清楚,有一些重要的遗址恐怕还没有发现。
赤峰地区、朝阳地区、阜新地区,还有通辽市的奈曼旗,这些地方的遗址很密。这么大的范围,统一性都差不多,一致性很强,一定有一个最高文化层次的遗址,那就是都城。所以,我多次提建议,我们有个口号——寻找关外二里头。都城要是发现,那个时期的发展面貌就清晰了,都城能集中反映西辽河文明各种方面的文化精华。但现在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线索,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挖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对西辽河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论证中,如何避免城乡建设可能对地下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更好地守望文明根脉,郭大顺表示,挖掘与保护同样刻不容缓。
郭大顺:现在的地下考古工作特别紧迫。因为现在农村农田的建设发展很快,对地下遗址的干扰破坏也很厉害。不光是发掘、研究的问题,首先是保护,保不住以后怎么研究?
调查是基础,最应该先做好的就是考古调查工作。我们现在对地下情况不是太了解,这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包括通辽也是这样。哈民遗址、南宝遗址的发现,都还有一定的偶然性。西辽河流域这么大的面积,估计这样的遗址不会少。所以,还是要加强考古调查工作。把基础工作做好了,再去重点选择一些典型遗址、代表性遗址进行发掘,这样取得成果效率会更高。

在西辽河文化主题调研活动中,郭大顺与其他专家学者座谈交流。李肖峰 摄
近年来,通辽地区先后发掘了南宝力皋吐遗址与哈民忙哈遗址,这些史前文明的发现也让越来越多的考古研究人士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通辽市对西辽河文明的挖掘和传承上。
郭大顺:西辽河文化在通辽地区我觉得还没有开发完全,拥有更多的未知数。现在已经发现的这几个,大家都感觉很惊讶。比如哈民遗址、南宝遗址,出土了很多很进步的文物。南宝遗址那个石雕的熊,它是斧钺柄的装饰,那是个圆雕,石头的圆雕。接近五千年,拿到全国我觉得也是别的地区拿不出来的东西。哈民遗址和红山晚期年代差不多,但一些现象和红山有差别,也有自己的特点,可能和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有些关系,它也许就是大东北与各个地区中间的联系,是个枢纽地区。从这些看,通辽地区拥有很先进的历史,应该要加强这方面的挖掘和研究工作。
记者 李肖峰 李旭明
责任编辑:王良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