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来源:通达融媒
金秋时节,通辽大地粮浪翻滚、硕果飘香。以千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通辽市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实现首个200万亩规模“吨粮田”,标志着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单产提升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伊顺毛都嘎查玉米收获现场。张博 摄
在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伊顺毛都嘎查的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穿梭往来,轰鸣声中饱满的玉米籽粒源源不断涌入粮仓。村民王俊杰望着自家700亩玉米地,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今年特意拿出300亩试种耐密型品种,把每亩株数从4000株提到5500株,再配上密植高产技术,收成一下子就上来了!”王俊杰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这300亩地比普通种植增产至少10万斤,按市场价八毛五计算,能多赚85000元,平均每亩增收260到270元,科学种地就是划算!”
截至目前,扎鲁特旗已累计建成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10万亩,“吨粮田”面积达20万亩,全旗玉米总产量突破21亿斤,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科技赋能下,这样的丰收故事在通辽各地不断上演。在奈曼旗义隆永镇,10万亩整镇推进的玉米示范区同样交出亮眼答卷,预计平均亩产达1058.2公斤,成为东北春玉米区首个实现“吨粮田”整镇创建的示范镇。

奈曼旗义隆永镇玉米收获现场。张博 摄
“过去传统种植每亩才4000株,现在普遍种到6000株、6500株,个别地块还试种了7000株做对比实验,全村玉米都实现了‘吨粮田’产能!”奈曼旗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辉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高产背后,是技术攻关的持续突破。2025年,奈曼旗沙地玉米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236.79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1146.43公斤,两项数据双双刷新东北春玉米区沙地玉米单产历史纪录。
“我们把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从精细化整地、滴水出苗,到化控施肥、科学防控再到规范收获,每个关键环节都全程指导,让农户学会‘精耕细作’,靠着技术升级实现产能跃升。”奈曼旗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景和介绍,通过技术赋能与项目引领,当地种植规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为粮食高产筑牢了技术根基。
如今,通辽市千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覆盖8个旗县、113个苏木乡镇、1809个嘎查村,总面积达1032.4万亩。这片广袤的田野上,密植高产技术全面推广,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遍地开花,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三者协同发力推动粮食生产水平大幅跃升,让金色田野绽放出高产增收的喜人图景。
“‘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向着1000万亩节水高产高效‘吨粮田’目标迈进!”通辽市农牧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殷凤珍表示,届时预计将增加粮食产能100亿斤,粮食总产突破300亿斤,通辽将稳步实现从“粮食大市”向“粮食强市”的跨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通辽力量。
记者 张博 通讯员 佳佳 张利波 路欣欣 李子阳 刘阳
责任编辑:王良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