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赵春明:既是“当家人”也是“传声筒”

2025-10-18 来源:通达融媒

微信图片_20251018153306_371_2.jpg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村今天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在开鲁县开鲁镇民主村的宣讲现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春明的话语,深深触动着在场每一位村民的心。作为自治区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通辽市第六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他既是带领村民闯富路的“给力当家人”,也是把党音送进农家院的“贴心传声筒”。十年扎根基层,他用实干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答卷。

微信图片_20251018150701_318_3.png

赵春明(左)在春棚小区了解蔬菜产量情况。胡建华 摄

作为“当家人”,赵春明始终以村民增收为核心,紧扣“米袋子”“菜篮子”破局发展。2018年,察觉县城蔬菜消费需求旺盛,又依托本村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他率先打破村民“怕风险、不敢试”的顾虑,在自家地建起蔬菜大棚,当年便迎来丰收。随后,他整合130万元资金,流转56亩地建成39座春棚及配套设施,以每座3500元的实惠价格租给27户村民,还专门安排党员和技术能手全程跟进指导,同时对接县城超市签订供货订单。如今,不仅村民种棚收益稳定,村集体每年还增收13万余元,实现“户增收、村变强”的双赢局面。

微信图片_20251018150704_319_3.png

赵春明(右)在合作社查看新生产的面粉。赵春明 提供

2019年,赵春明又将目光投向粮食产业提质,牵头发展小麦复种产业,破解村民“种植工序繁、亩均效益低”的难题。他多次对接县镇两级部门,将村里6700亩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整改地下管网、配齐低压电力设施,让耕地实现浅埋滴灌和全程机械化作业。这一举措不仅让小麦亩产从过去的七八百斤跃升至1000多斤,种植面积也扩大到2000亩。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他还带领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建成8500平方米晾晒场和面粉加工厂,注册“民扬五谷”绿色食品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既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更显著提升了小麦的产品附加值。2024年,他再添新举措,为村里争取到342亩玉米密植高产创建项目,持续为农业增效加码。

微信图片_20251018150709_320_3.png

民主村旧貌换新颜。赵春明 提供

作为“传声筒”,赵春明在宣讲中,总以“身边事”讲透“党恩情”。他常带着村民回望村庄变迁,昔日的民主村,道路泥泞难行、信息闭塞落后;如今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硬化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打通了致富“大动脉”;稳定电力、清洁自来水、满格手机信号成为生活“标配”;农业税减免、各类补贴发放、技能培训开展等政策落地,帮村民稳稳鼓起“钱袋子”;新农合、养老保险、低保等民生工程,织密了保障生活的“安全网”。十年耕耘终有获,民主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5万元增至2.2万余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也从当年的“一穷二白”,增长到2024年的27万元。

微信图片_20251018150713_321_3.png

赵春明与党支部获多项荣誉。赵春明 提供

“一个人富不算富,带动大家富才是真富。”赵春明始终牢记这句话,也落在实处。他深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他表示,民主村必将持续紧跟党的步伐,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民主村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记者 斯琴

  责任编辑:金路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