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开鲁县:以“四梁八柱”重塑生态治理体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25-10-14 来源:通达融媒

微信图片_20250922103757.jpg

“以前种树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是真把这片沙土地当成了自家的‘眼珠子’来护。”开鲁县建华林场护林员老李指着眼前长势喜人的杨树林感慨道。这份转变,源于开鲁县一场深刻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重塑。面对过去林草地块底数不清、监管机制不畅等“老大难”问题,开鲁县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纲,创新构建起“制度重塑+科技赋能+法治护航+长效保障”的生态治理“四梁八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2024年,全县林草面积净增0.8%,科尔沁沙地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提升12%,林草资源实现“零减少、零流失”。

0101_副本.png

开鲁县30万亩果品经济林 刘源丰摄

制度重塑:织密责任网,变“单打独斗”为“全域协同”

过去,生态保护像是林草部门一家的事,遇到跨区域、跨部门的问题,常常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为此,开鲁县首先从制度机制入手,打出一套“组合拳”。

创新建立“三级联动”责任机制,是破题的关键。开鲁县构建起“处级包镇、科级包村、干部包户”的三级包联体系,25名县处级领导、县直部门300余名干部全程参与包联镇村的问题整改、生态保护与宣传教育等具体工作。与此同时,开鲁县以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系统梳理制度漏洞,出台《强化自然生态资源综合管护意见》等11项基础性制度文件,将林(草)长制、风险预警、案件查办衔接等机制落到实处。在巡护监管上,实行“县级包联、部门参与、镇村主导、立体巡护”模式,通过纪委监委驻镇监督、督查部门巡回检查、巡察机构专项巡察,再加上镇村网格化管理与“技防”监测,形成了一张“天罗地网”,确保生态保护压力传导到底、不留死角。

科技赋能:绘制“一张图”,变“粗放管理”为“精准施策”

0202_副本.png

“碧波荡漾”的开鲁县中科羊草基地 毕乐陶摄

为摸清家底,开鲁县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版,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组织人员逐村逐户核实“林草耕水”地块,为全县271个嘎查村制作了林草耕“一张图”,为10万余户绘制了户级“宗地图”。这张图就像是生态管理的“导航仪”,哪里是林地、哪里是草地、哪里是耕地,坐标点位、边界四至都清清楚楚,实现了“一图管全域”。在此基础上,开鲁县与铁塔公司合作,建成了全域感知体系“技防”平台。在重点林草区域设置27处高位瞭望双目监控,覆盖面积约260万亩,通过AI智能识别,对“火点检测、人员闯入、车辆入侵、牲畜闯入”等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针对“林草耕”地块交织、农户耕种容易越界的问题,开鲁县还创新推出“四界锁定法”。在2024年春耕前,组织各村对交织地块全部进行实地划界,通过立界桩、挂界牌、开界沟等方式明确边界,并与农户现场签署告知书。

法治护航:念好“紧箍咒”,变“被动遵守”为“主动敬畏”

生态治理离不开法治保障。为此,开鲁县一方面组建了由公检法司等8个部门参与的法治宣传队,利用冬春农闲时节,结合各村的“一张图”,逐村逐户开展“面对面”宣传。通过送达地类性质告知书、发放“致农牧民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确保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从源头上打消群众的侥幸心理。2024年,全县共培训镇村干部500人次,春耕前走访农牧户10余万户。另一方面,开鲁县着力提升基层综合执法能力。针对草原行政执法机制尚未健全的过渡期问题,提前组织公务员考取执法资格,并抽调200余名公安干警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在4—7月开展24小时驻村巡护。2024年,开鲁县未发生一起本地承包户强种林草地的现象。

长效保障:激活“动力源”,变“要我护”为“我要护”

0303_副本.png

开鲁县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刘源丰摄

生态保护是个“苦差事”,也是个“潜绩”。为激发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开鲁县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在考核评价上,将全县各镇场划分为“生态资源富集型”和“产业资源富集型”两类,制定差异化考核指标,对生态保护重点镇加大考核权重。同时,开鲁县组建了巡回督导组,对各镇村落实生态保护工作进行不间断督导,既督工作进展,也为干部撑腰鼓劲。此外,还制定了《强化自然生态资源管护奖惩办法》,将管护工作考评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对表现突出的领导班子,优秀等次比例从25%上调至30%;对表现突出的一般干部,优先确定为优秀等次。

从制度重塑到科技赋能,从法治护航到长效保障,开鲁县以系统思维破解生态治理难题,不仅实现了林草面积的稳步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更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如今的开鲁,风沙小了、绿意浓了,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强了,正以坚实的步伐,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着“开鲁经验”。

记者 包奥拉

  责任编辑:王良玉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