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1304.6公斤!开鲁县再次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高产纪录

2025-10-14 来源:通达融媒

“经过我们对开鲁县小街基镇双泡子村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地块T397玉米品种进行实地测产,最终确认,该地块儿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了1304.6kg,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产量纪录。”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齐华高声宣布。

0101.png

齐华教授(中)宣传测产结果。(毕乐陶 摄)

收获时节,沃野流金。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核心区的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连片的玉米棒大粒实,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格外金黄,像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10月10日至11日,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及通辽市农牧科学院等相关专家,对开鲁县小街基镇双泡子村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地块进行了实地测产。

0202.png

测产专家和工作人员为玉米称重。(张美娜 摄)

种植地块面积2600亩,种植技术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专家组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测产方案(试行)》进行抽测,共抽取13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不少于66.7㎡。通过精确测量垄距、株距,现场掰穗、搓粒、称重、测水等人工收获实测,测得平均产量达到1304.6公斤/亩,再次刷新了通辽市2025年创造的1272.93公斤/亩的东北春玉米区千亩高产纪录,亩产量增加了31.67公斤,增幅2.48%。

0303.png

测产专家和工作人员为玉米测水。(胡建华 摄)

开鲁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产粮大县”,玉米是这里的铁杆庄稼。2025年,在种植业重点项目的政策支持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团队“科技包县”的支撑模式,整县制推进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全县推广应用面积达160万亩,建设万亩片6个、千亩方23个、百亩田19个、智慧农业园区1处,密植地块预计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

粮食增产,种子是关键。此次测产的玉米品种T397由通辽市农牧业科学院自主研发,该品种具有耐密、抗逆性强、抗倒伏等特点。

“种地一定要相信科学。好的品种加上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技术,我每亩增产至少300多斤,而且水肥这块儿上还节省了100多块钱。”测产结果令开鲁县宣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晓辉笑得合不拢嘴,她介绍,正在测产的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地块,也是T397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连续两年尝到新品种、新技术“甜头”的李晓辉,今年将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6000亩。

0404.png

李晓辉(中)向测产专家请教玉米种植技术。(张美娜 摄)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明湖介绍,下一步,开鲁县将聚焦技术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为抓手,集成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和10项配套技术,持续向土地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记者 黄然然 通讯员 胡建华 张美娜 毕乐陶

  责任编辑:王良玉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