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香醇、鲜美 内蒙古住着这些“重量级嘉宾”

2025-09-1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人民每喝6杯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每吃5斤羊肉,就有1斤来自内蒙古;每吃10斤牛肉,就有1斤来自内蒙古。一起感受仓廪丰盈的内蒙古。

image.png

敕勒川智慧牧场里,智能化装备配备齐全,牛舍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新鲜度都可以自动调节,大幅提升牧场管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度,让奶牛们舒舒服服产好奶。

无人机机械臂动作灵敏,消毒、套杯、挤奶,一气呵成,只需要五分钟,新鲜的牛奶不断产出。

刚挤出的鲜奶,如何进入千家万户?

在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日处理鲜奶能力高达6500吨。

“十四五”期间,坐拥黄金奶源带的内蒙古,打造了伊利健康谷等千亿级奶产业集群,以全产业链思维加快推进奶业发展。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布局奶酪、乳清、乳铁蛋白等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乳业的国际竞争力。

位于伊利健康谷内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了顶尖科研力量,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研究主任工程师 曹宏芳:乳铁蛋白是牛奶的“奶黄金”,但因技术与装备受限,过去我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十四五”期间,我们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常温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打破了西方的垄断。

破解瓶颈、提升品质,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持续的科研投入、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内蒙古乳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科尔沁草原的“重量级嘉宾”,个个膘肥体壮,有400多公斤。通辽当地通过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肉牛们可以茁壮成长。

巴胡塔苏木巴音杭盖养殖场负责人 白永海:咱们养殖场有700多头牛,基础母牛300多头,育肥牛300多头,长成400多公斤就出栏。

在通辽的一家育种企业,技术人员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优质种牛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使胚胎利用率大幅提升。

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博然:现代育种主要靠的是数据,借助基因组选择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可以精准定位并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使育种过程变得更高效。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推进建设了15家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总数达到26家,其中牛羊核心场21家;还建成7家国家级种公牛站。通辽市还打造出全国首个肉牛全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优质的“种子”资源,孕育出了种群大、性能稳、肉质优的通辽“科尔沁肉牛”。

好牛肉从牧场“端上餐桌”还需经过屠宰加工这个核心环节。智能化生产线一气呵成。

通辽市现有规模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24家,年屠宰能力达到128万头,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

从香醇的牛奶到鲜美的牛肉,内蒙古正用硬核科技和全产业链实力,稳稳端牢“中国饭碗”。

  责任编辑:秦忠君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