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内蒙古扎鲁特草原打草忙生态丰收两不误

2025-09-09 来源:内蒙古日报·草原云

初秋的扎鲁特草原,秋高气爽。通辽市扎鲁特旗1242万亩天然草场进入打草季,牧民在广袤的草场上驾驶机械来回穿梭作业,为牲畜储备充足的越冬度春“口粮”。

9月1日,走进阿日昆都楞镇80万亩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空气中弥漫着牧草的清香。割草机、打捆机穿梭在草场上,所经之处,一道道草带、一捆捆打包好的牧草,与牧民忙碌的身影,共同构成一幅草原最美的秋收图。

萨如拉嘎查牧民额尔顿毕力格家有草牧场3000多亩,其中1000亩为打草牧场,由于今年雨水充沛,牧草长势良好,预计能打牧草150吨。“已经打两天了,十来天就能打完,青贮和干草加起来足够家里的100多只羊、80多头牛越冬度春了。”额尔顿毕力格高兴地说。

像额尔顿毕力格家这样顺利打草储备牧草的背后,是扎鲁特旗多年来对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曾经由于过度放牧和载畜量过大,阿日昆都楞镇80万亩草牧场退化严重。2013年开始,扎鲁特旗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对该镇11个嘎查(自然村)的789户、2116名牧民进行生态移民,并全面禁牧禁垦。如今通过10多年的封禁保护,草原生态得到了良性逆转,再现了“天堂草原”美景。

这几天白音敖包图管护站护林员吴宝山家的1600多亩草场也紧锣密鼓地开始打草,不同的是他家草场在阿日昆都楞生态移民迁出区内。吴宝山一家搬迁后,他每年都会将牧草对外销售,家庭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以前我也是一个牧民,因为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安排到这里做了护林员的工作。虽然搬迁到旗里了,但是原先的草牧场没有变,反而因为封禁保护越来越好了。现在除了每个月到手的4000多元的工资外,每年秋天卖牧草也能赚3万多元。”吴宝山高兴地说。

近年来,扎鲁特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退牧还草、生态修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工程投入,为草原生态筑牢“防护网”;科学划定刈割时间,实行严格的轮刈、间作制度,避免草场过度利用;通过动态监测、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确保天然打草场在“丰收”与“保护”间保持精准平衡,既让牧民享受到生态改善的红利,也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如今,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正以丰收的忙碌为笔,描绘着生态美、产业兴、牧民富的草原新图景。

鲍庆胜 王呼斯冷

  责任编辑:王良玉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