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来源:草原云
“自从村里去年实行土地‘一田制’改革,我就从土地里释放出来了,想出去打工挣点钱,但是没啥技术。8月底听说南大德号嘎查免费举办缝纫机班,就报名来参加了。”9月1日,已经参加2天实操的奈曼旗明仁苏木北大德号村学员赵志艳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高兴地说。
9月1日,学员赵志艳在穿针引线。
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奈曼旗明仁苏木以促进农牧民技能提升为根本,在南大德号嘎查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举办为期7天的缝纫机培训班。培训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束后,120名学员将参加结业考试,考试通过者颁发通辽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的缝纫机证书。
学员围坐在一起学习理论课。陈秀峰摄
培训现场,缝纫机运转的“哒哒”声此起彼伏。有着丰富经验的实操老师李聪丽,从缝纫机构造原理、基础操作规范讲起,手把手指导学员穿针引线、调试针脚密度、掌握踩踏板力度。针对直线缝、转弯缝等基础针法,老师先示范讲解要领,再逐人纠正动作细节:“缝直线时眼睛要盯着布料边缘,手要稳住布料匀速推进”“转弯时轻轻抬压脚,转动布料要连贯”。
参训学员热情高涨,课堂氛围专注而热烈。大家专注练习每一个针法,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在一次次练习中逐渐从“零基础”变得熟练自如,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学员们认真练习。
“家里有孩子在上学,不能出去学习技能,家门口的免费缝纫技能培训班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再学几天,我也考个证书,就能直接在家门口就业了。”南大德号参训学员于凤珍对培训考试充满期待。
为方便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南大德号嘎查多方协调创办了德红婵服装加工厂,通过与服装企业对接、签订合同等方式,为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们提供实习、深造、就业的平台。
参训学员热情高涨,课堂氛围专注而热烈。
近年来,奈曼旗明仁苏木大力推广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养殖,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合理安置剩余劳动力,该苏木指导巴日嘎斯台嘎查等3个嘎查村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各嘎查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劳务输出组织,通过微信群对长年外出和就近务工人员适时开展对接服务,年内转移劳动力3600人以上,就近就业务工2800人以上。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电焊工、月嫂、电商、缝纫机等技能培训8班次,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
就业是民生之本。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既提高了村民素质,又解决了村民务工难题,增加了村民增收渠道,推动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巩固了脱贫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鲍庆胜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