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来源:活力奈曼
“以前浇透50亩地,得忙活整整一周,找工人、拿铁锹挖土堵口,昼夜不停守水,现在我一个人拧个开关20小时就完事了!”奈曼旗种畜场果农张艳站在自家鸡心果园看着运转的微喷带喜悦溢于言表。
秋日的奈曼旗果园里,颗颗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条条黑色“静脉”在果树间蜿蜒。随着阀门轻旋,千万道水雾从微喷带斜孔中喷涌而出,如细雨般均匀浸润土壤。
这条黑色“静脉”正是微喷技术的核心——黑色微喷带,1寸到 2寸直径的带身分布着5孔或7孔斜向出水口,铺设在果树行间或树下,通过阀门与主管道连接,让水分直达根系。
作为首批采用这项技术的果农,张艳真切地感受到微喷带来的多重好处——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灌溉效率,更带动了周边果农的积极性。
与以往开沟漫灌的方式相比,果树微喷不仅帮果农节省了人力、物力,每年还节省了一半的电费。张艳算了一笔效益账:“一年省8000多元电费,这还没算省下的人工费、机械磨损费呢!”
“传统大水漫灌弊端太明显了。”旗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孟繁荣坦言,“大水漫灌每年导致全旗数百万方地下水流失,还易引发土壤板结、果树病害等问题。”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沙地南缘,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而果树既是当地林草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承担着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但其高耗水性对本就紧张的水资源形成不小压力。
怎样让每滴水发挥最大效益?旗林草局通过走访调研,在农户实践基础上对比多种灌溉方式。“我们综合比较了漫灌、沟灌、滴灌等不同做法。”产业办主任周春玉介绍。
2018年,了解到玉米滴灌技术成效后,林草局工作人员深入到果园与果农一起探讨:“能不能让果树也‘喝’上精准水?”
很快,兴隆沼林场100亩果园承包者钱志刚率先在园中试验微喷技术。“效果出乎意料,”周春玉说,“哪怕地势不平也能均匀灌溉,合上电闸不用看管,每浇一块区域只需1.5到2小时切换阀门。经多次实地验证,最终根据多数农户的反馈在旗内推广微喷灌溉技术,这项技术的‘首创者’,其实是农户自己。”
更值得一提的是,微喷带使用寿命可达3–5年,废弃旧带还能以每斤1元回收,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绿色循环。
如今,微喷已成为奈曼旗节水增效标杆技术,覆盖全旗十万亩果园。据统计,精准喷灌比大水漫灌节水约三分之一,全旗年节水总量超过500万方立方米。
当微喷遇上果园,省下的是水资源,解放的是劳力,提升的是果品价值,改善的是土壤质量。它不仅是一场果树的“喝水革命”,更浇灌出了一体绿色发展的希望之路。
“果子‘喝’得匀,长得就好,今年卖价也更有底气,保守估计能卖出10万斤!”张艳轻抚着累累鸡心果,笑容灿烂。果园里香气四溢,喷灌水珠在阳光下闪烁,映照着果农们欣慰的脸庞,微喷带中流淌的,不仅是滋养生命的水,更是乡村振兴的源泉,如同大地毛细血管,输送着丰收与希望。
孟繁荣展望未来:“精准喷灌为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蹚出了新路。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覆盖面,让这条微喷带浇灌出更多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