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来源:通达融媒
“没带身份证,刷电子社保卡就能进图书馆,还能直接借书还书,太省事了!”市民杨鹏举的体验,正是我市人社系统深化“一卡通”便民服务、推动社保卡跨部门、跨领域应用的生动实践。如今在通辽,社保卡早已不只是单纯的“政务办事卡”,更成了开启文化生活的灵便“钥匙”,我市以这张小卡片为载体,为市民构建起覆盖广泛、体验便捷、服务高效的一卡通服务体系。
市民杨鹏举在市图书馆扫电子社保卡二维码进馆
一卡通览,多馆通用
“正好这两天有一个展览,就过来看看。”市民王佳琦在通辽市博物馆入口处展示着她的电子社保卡,“到了之后直接刷码就能进,不用身份证了。包括我前几天去美术馆也是直接刷码就能进,特别方便,走到哪都能用得上。”去年以来,市人社系统联合文旅、科协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升级系统设备,让跨部门服务“无缝衔接”。2024年7月,以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四馆服务“一卡通”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如今,图书馆“入门认证”及图书借阅、博物馆展览参观、美术馆打卡、科技馆探奇,不用再翻找身份证,掏出手机亮出电子社保卡,扫码就能轻松搞定。
市民在图书馆使用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借阅图书
一卡通用,服务集成
记者了解到,通辽市以实体和电子社保卡为基础,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已实现政务服务、就医购药、文化体验、补贴发放等多项功能“一卡通用”。截至目前,全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已达225.46万张,人口覆盖率高达81.2%。现在居民凭社保卡不仅可以在本地和异地完成挂号、诊疗、购药等费用的即时结算,还能通过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查询待遇补贴发放记录,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等业务。
一卡补贴,精准发放
在财政补贴方面,这张小卡片也发挥着大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33.02亿元,惠及群众450.68万人次,社保卡发放覆盖率达93.08%。社保卡还集成了金融功能,支持存取款、领取养老金和失业金等,实现了社保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科左后旗还探索了“一卡通”创新应用,刷农商行社保卡即可乘坐公交车,进一步拓展了社保卡使用场景。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电子社保卡可扫码参观
条例实施,服务升级
9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多项民生服务实现在一张社保卡上集成办理。“目前,就业创业、社保医保、文化体验、政务办理、财政补贴等诸多服务均可通过一张社保卡实现。”通辽市人社局综合保障中心工作人员郝婷婷介绍,“《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社会保障卡可以作为办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事项时用于证明身份的有效身份凭证。从立法层面确立了社保卡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法定效力。”
“我们也会不断丰富更多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应用,同时坚持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两条腿’走路,推进智能化服务,让年轻人用得更便捷,保留传统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贴心帮助,不让任何一个人在‘一卡通’的便利中掉队。”郝婷婷表示。
如今在通辽,社保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保卡。它正悄然变身,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万能钥匙”。从图书馆到博物馆,从医院到银行,从领取补贴到乘坐公交,这张小小的社保卡,承载的是通辽市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撑起的是实实在在的“大服务”。
记者 王虹燃 胡雨童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