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兵支书”杨光:扎根乡村续写热血担当

2025-08-14 来源:“通达融媒”微信公众号

在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嘎查,有一位备受群众敬重的“兵支书”——杨光。曾经,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今,作为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以军人的果敢与担当,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片

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嘎查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光

杨光在伊和塔拉嘎查出生长大,曾在山东青岛服过役。退伍后,他外出打拼,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18年6月,杨光回到家乡当选为嘎查书记。彼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局面。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凭借在部队养成的坚毅品质,从解决“最复杂、最突出、最迫切”的难题入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杨光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创新思维。2019年8月,他带领全嘎查农牧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成立“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让村民们放心入股,他率先拿出20万元积蓄,并带领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全嘎查172户478人以资金、土地形式全部入股,入股率达100% 。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的模式进行规模化养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以土地入股、社内务工等形式带动贫困户17户34人口,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图片

杨光(右)向记者介绍嘎查情况

活牛超市、活牛暂存、托管代养,依托辖区内全国最大黄牛交易市场——伊胡塔牛市,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创新多种发展方式,还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线上“带货”,将科尔沁黄牛卖到了大江南北。

随着黄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牛粪处理成为新的难题。杨光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多方打听和学习,得知蚯蚓养殖项目可以将牛粪变废为宝。经过充分考察和论证,在确保技术、资金、销路到位的前提下,2020年7月,“伊和塔拉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局面。

图片

伊和塔拉嘎查饲养的牛群

在黄牛养殖和蚯蚓养殖的基础上,杨光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他带领嘎查党支部先后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起牧民之家蒙古包餐厅和民宿等,形成了“黄牛养殖——牛粪养蚯蚓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植水稻——黄牛、稻米、蚯蚓销售——参观产业特色及民俗风光”的循环发展链条。2024年9月,在旗民委、旗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嘎查又成立了“伊和塔拉石榴籽手工坊”,为妇女提供了居家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在杨光看来,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伊和塔拉嘎查实行垃圾全域化治理,配备专职保洁员,做到生活垃圾3天一清理,为村民营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他十分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事调解工作,带领班子人员将矛盾化解在嘎查内部,避免矛盾激化。

图片

伊和塔拉蚯蚓养殖基地

短短几年间,在杨光的带领下,伊和塔拉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嘎查党支部先后荣获“市级优秀党支部”“通辽市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等荣誉称号。杨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被评为全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此外还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两优一先”先进个人、自治区“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

从军营到乡村,杨光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深刻内涵。他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化作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伊和塔拉嘎查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热血篇章。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