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福禄”种植促增收

2025-08-14 来源:活力奈曼

暮夏时节,奈曼旗明仁苏木清河村村民满志超格外忙碌。他要趁着这几天的晴好天气,抓紧把地里的肉葫芦运回来,削条晾晒。“今年的天气不错,前一阵雨水充沛,肉葫芦长势很好,这几天连续放晴,正适合后期加工。”

肉葫芦基地负责人满志超查看葫芦长势(刘昭磊摄).jpg

肉葫芦基地负责人满志超查看葫芦长势(刘昭磊摄)

走进晾晒场,一排排的架子上晾满了葫芦条。几个工人把肉葫芦放到特制的削条器上,随着刀片快速地旋转,长长的葫芦条被一层一层剥离下来,均匀细白。“葫芦要想种得好,日常管理是关键,每天不仅要观察葫芦的长势,还及时剪枝、喷药杀虫,确保葫芦的正常生长,成熟后,必须要马上加工,不然品质就不好了,影响价格。”满志超一边说着,手里的活并未停歇。

务工人员快速的旋转刀片,长长的葫芦条散开,均匀细白,如同面条一样。(刘昭磊摄).jpg

工人把肉葫芦放到特制的削条器上工作(刘昭磊 摄)

据了解,肉葫芦谐音“福禄”,又称为“甜葫芦”“菜葫芦”,是一种生芦科植物,肉质洁白细腻、营养丰富。从育苗到成熟仅需3个月,收获期也是3个月,亩产1—1.5万公斤,最大葫芦可达20公斤。肉葫芦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远销德国、日本等23个国家。

成排晾晒的葫芦条(刘昭磊 摄)

“今年共种植肉葫芦60亩地,一亩肉葫芦可以产干葫芦条500斤左右,按照去年一斤干条20元的市场行情看,一亩地可收益1万元左右,为保障最低收益,我们春季就与山东鲲玉食品有限公司签了保底订单合同,销路不愁。”满志超憧憬着肉葫芦的大丰收。

随着刀片快速地旋转,长长的葫芦条散开,均匀细白(刘昭磊 摄)

肉葫芦从种到收有着一套严格而繁琐的流程,一般农历二月就得泡籽催芽,幼苗长在大棚里,5月往地里移栽。新鲜肉葫芦采摘下来,先去掉表皮,再削成葫芦条,晾干装袋才能出售,整个流程很繁琐,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

晒干的葫芦条(刘昭磊 摄)

“现在正好是农闲时节,我闲着也没事,就想赚点钱补贴家用,刚好葫芦基地用人,削葫芦条一天300元,能干一个多月。”务工村民轩辕云沛谈起在葫芦基地务工的收入,很是满意。

务工人员修正葫芦条(刘昭磊摄) (2).jpg

务工人员修整葫芦条(刘昭磊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奈曼旗注重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产业,2025年,奈曼旗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亩,其中,明仁苏木的肉葫芦、西瓜、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