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来源:活力奈曼
在奈曼旗广袤的田野上,无人机作业的嗡鸣声,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乐章。近年来,奈曼旗委、政府紧扣农业现代化发展脉搏,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与先进飞防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出高效植保新模式。2025年,全旗飞防作业面积预计突破28万亩,186家专业化服务组织活跃在田间地头,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面对耕地资源丰富,但传统人工植保效率低下的发展瓶颈,奈曼旗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整合农机合作社、联合社、村集体等多元力量。
旗农科局对参与服务的186家组织实行严格准入和动态管理,确保每家组织都配备先进无人机设备,拥有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的无人机飞手,作业全程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有力保障飞防作业的安全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奈曼旗农村牧区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韩艳丽介绍道:“近年来,奈曼旗积极响应农业现代化号召,将飞防工作作为重点推进内容,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她表示,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飞防服务体系,强化对服务组织的培训管理。同时,积极探索飞防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等新领域的应用。
在奈曼旗多样的地形地貌中,飞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验证。东风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东风利深有感触:“我们合作社现有3名持证飞手,无人机作业真正实现了省工省力,彻底解决了涝洼地、山坡地、机械进地难的老问题。特别是玉米生长后期,普通机械无法进地时,无人机作业展现出独特优势。八九月份,进行叶面施肥,每亩能增产100斤左右。”该合作社凭借3名飞手,年作业面积达到2万余亩,服务范围覆盖全镇各嘎查村。
奈曼旗的创新实践,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关键纽带,成功地将高科技飞防装备和专业化人才引入农业生产最前沿。28万亩农田上的“科技守护者”,背后是186支扎根乡土的服务力量,更是现代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这些翱翔在田野上空的无人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病虫害防治效率,更充盈了农民的钱袋子。随着飞防技术向林业植保等新领域拓展,奈曼旗正沿着科技兴农的航向,稳步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