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走进乡村看振兴丨特色养殖“双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7-25 来源:活力奈曼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义隆永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通过发展“小而美”的宠物犬养殖与“合作化”的大鹅产业,打造出特色养殖的“双引擎”模式,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走进义隆永镇义隆永村的养殖小区,一只只毛色鲜亮的柴犬在圈舍里嬉戏,看见有人来它们开始摇起尾巴,“汪汪汪”叫个不停,吸引人们的注意。“柴犬性格活泼好动、性情温顺、忠诚,是备受大众喜爱的宠物犬”提起柴犬养殖隋新宇信心满满。

年初,隋新宇借助朋友的柴犬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回乡养殖柴犬,起步初期,实验性养殖20余只。“内蒙古对我们养殖户有很大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柴犬养殖利润可观,我有信心坚持下去,并把它养好。”对于柴犬养殖未来的发展趋势,隋新宇十分看好,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到200只,年销售宠物幼犬600只左右。同时,隋新宇计划建设狗粮加工厂,延伸柴犬养殖产业链条。

P1001247.jpg

与此同时,在义隆永镇南梁村的种鹅养殖基地,3000多只幼鹅正引颈高歌。“以前这地方是个天然的水坑,原先养过鹅,村‘两委’商量投入几万块钱盖个棚,把水坑利用起来,鹅养起来,每年这块地还能给村集体缴纳5000元的租金。”南梁村党支部书记崔晓军介绍说。

P1001228.jpg

义隆永镇南梁村人多地少,为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村上领办的合作社和种鹅场合作,养殖种鹅、种蛋鹅场回收孵化雏鹅,其余的鹅蛋和成年鹅流入市场销售。“一只鹅一个半月最好的时候平均要45个蛋,按4.6元到6元之间的价格回收种蛋,平均一个鹅40个蛋,一个5块钱,一只鹅的效益200块钱。后期肉鹅还能卖100多块钱,一只鹅的收益300多元。”对于种鹅养殖这笔经济账,崔晓军算得很清楚。

P1001212.jpg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南梁村走出了一条“村集体+农户+合作社”的运营新路子。目前,全村已有140多户跟着合作社搞起种鹅养殖。未来,南梁村还规划依托种鹅养殖基地,搞农家乐、休闲垂钓园,以养鹅带活副业。同时计划开通电商直播间,做活鹅蛋、肉鹅、荞面等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