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来源:通达融媒
01
这个夏天,通辽注定火热!
7月18日晚,奥体中心体育场流光溢彩,“千古西辽河 万象通辽城”——通辽市第三届西辽河文化节在虚实交织的光影奇境中盛大启幕。这场以“光影为媒”的文艺盛宴,通过古今对话的独特叙事手法,让西辽河文明的千年记忆与现代风采在舞台上交相辉映。
现场气氛有多燃?开场歌曲《爱在西辽河畔》旋律未落,观众席已化作星海;舞剧《黄金面具》的千年舞姿,将古老文明的光芒刻入时空;音舞诗《溯水寻源》的悠扬韵律,引领观众探寻文化根脉;当压轴曲目《摘一朵马兰花你就走吧》深情响起,全场观众齐声应和。
演出落幕,180米巨型烟花腾空而起,将夜空装点得璀璨夺目。然而,比烟花更持久的,是涌动的人潮:本地市民携家带口,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美食市集烟火升腾,年轻群体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旋律中释放热情。此番景象,生动诠释了文化作为城市精神内核的澎湃活力。
02
千古西辽河,28道盛夏佳肴如何烹制?
为期一个月、涵盖28项特色活动的文化节,其创新价值远不止于一场视听盛宴。它以“文旅体商农深度融合”为路径,将西辽河文化节打造为一个立体赋能平台。
文艺展演焕活传统:“唱响西辽河”科尔沁民歌音乐会以现代编曲激活古老牧歌,开心麻花音乐剧《燃烧》带来沉浸式草原Live体验,城市音乐会、星空露营音乐会则将艺术融入公园、街区与营地,拉近与公众距离。
学术研讨深挖文脉:国际研讨会汇聚学者共探流域文明,“文脉寻踪”微视频传播地方故事,民族地区图书馆会议交流实践经验。
文体赛事点燃参与: 作为重头戏的“8·18哲里木赛马”,融合传统赛事与体育非遗;中俄韩蒙青少年足球赛搭建国际纽带;“草原电竞嘉年华”、“舞动北疆”大赛则为不同群体提供展现活力的舞台。
文旅消费普惠共享:美食品鉴、非遗文创市集、线上线下惠民平台联动,让文化体验切实带动消费,惠及市民游客。
这种多维度的实践,其核心在于探索了一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整合资源释放文化经济潜力,运用现代表达让传统“活”在当下,坚持惠民导向使文化滋养惠及大众。
03
星河不夜天,四季文旅如何点亮?
通辽的夏夜,烟花未冷,歌声不歇。这场高质量、大流量、有声量的文化活动,正从“夏日限定”升级为覆盖四季、常办常新的“文化星河”。这场变革,折射出通辽文旅发展已从单点活动策划,转向系统性构建。
点亮“星河”的关键在于时空维度的精妙编织。现在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零星的“文化惊喜”,而是更期待常态化、多元化、有深度的文化滋养。从盛夏西辽河畔的光影盛宴,到金秋科尔沁草原的红枫大漠狂欢;从初春踏青赏花的自驾之旅,到隆冬银装素裹的冰雪嘉年华。通辽以季节时序为经,以地域特色为纬,持续打造差异化、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产品矩阵。这精准契合了当下民众对常态化、多元化、有深度文化供给的迫切需求,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质性回应。
驱动“星河”持续闪耀的核心引擎,则是顶层战略引领下的系统性实践。在自治区“北疆文化”品牌战略的蓝图下,西辽河文化节,连同其打造的“研学旅行·探秘通辽”主题线路、“悦来四季·自驾通辽”产品体系,通过持续培育文化IP和多元嫁接消费场景,打破季节壁垒,贯通全年文旅供给链。实现了从“节庆经济”到“全季产业”的质变。这种从顶层设计到业态创新的全方位联动,成功将节庆的爆发性“引爆力”,转化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产业力”。
回看三届文化节的迭代历程——从最初的文艺汇演为主,到如今“文艺+学术+赛事+消费”的立体矩阵,再到与研学、自驾等新业态深度融合,编织起覆盖全时全域的文旅生态网。通辽文旅完成了一次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质的跃迁。这正是通辽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赋能“五大任务”新篇章的鲜活注脚。“千古西辽河,万象通辽城”的时代画卷,在创新实践的笔墨中铺展得愈加壮阔。
此刻,承载着千年文明的西辽河,正以其焕新的姿态发出邀约。这个夏天,就让我们在通辽,共赴一场关于美景、美食与美好心情的盛夏之约!
评论员 白菊花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