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来源:央广网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广袤田野上,玉米拔节生长,高标准农田里智能喷灌系统精准作业,牧民家中肉牛悠闲进食……这里被誉为“内蒙古粮仓”,一场人才与发展的“双向奔赴”正热火朝天上演,农业专家穿梭田间指导节水灌溉、科技特派员驻点牧场优化饲养方案、返乡创业青年通过直播平台为农牧产品打开销路……
农技人员为农牧民讲解玉米田间管护技巧(孙博 摄)
近年来,科左中旗紧扣“人才强旗”战略,以“党建引领、政策赋能、实践育人”为主线,创新实施人才“活水”工程,推动人才链与农牧业产业链、乡村振兴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北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人才是科左中旗从农业大旗迈向农业强旗的关键变量,要把最优的政策、最好的资源、最暖的服务给人才,让草原英才与北疆粮仓双向成就。”旗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木仁说。
在科左中旗敖包苏木丰元庆嘎查,一场特殊的“田间课堂”正在进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李少昆专家团队与本地合作社负责人李显光探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党建搭台、人才唱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专家请到地头,把技术送到牧民手里,让农牧民收益才是我们设置‘田间课堂’的初心。”敖包苏木党委书记史立强介绍说。目前,敖包苏木已吸引8名农业高层次人才下沉,带动周边7个嘎查村推广玉米密植技术3.6万亩,玉米高产密植技术的应用可助力玉米增产,预计亩均产量可提高100公斤。
目前,科左中旗在不同生态条件耕地上建设8个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搭建以“上级专家+旗级技术员+乡级技术员”为主体,科研单位、涉农企业等多元参与的推广体系,吸引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16名专家“揭榜挂帅”,先后解决技术难题11项。
政策是人才集聚的“风向标”。科左中旗制定出台相关方案,设立57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链条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细化为75项具体措施。自2016年以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45名,解决住房保障241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7件。
在科左中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金福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国平与浙江大学农技专家线上交流“玉米5+2种植模式”优化方案。他带领团队创新研发的技术,已累计服务7.55万亩耕地,助力粮食增产2325万斤。
人才成长离不开实践沃土。科左中旗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建立“导师帮带制”,组织78名银发人才与青年人才结对。开展“人才下基层”行动,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等服务,培训农牧民11.38万人次,推广多项实用技术。打造“三农夜校”“田间课堂”等特色培训品牌,推出“云端授课+地头实操”体系,培养“土专家”“田秀才”400余名。
从“引凤筑巢”到“固巢养凤”,从“政策留人”到“事业留心”,科左中旗正以“人才活水”浇灌北疆粮仓。站在新起点上,科左中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力国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领航、人才驱动,奋力谱写‘农业强旗、牧业富民、人才兴业’新篇,让‘北疆英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绽放光彩!”
孙博 吴志兴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