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来源:通达融媒
近年来,开鲁县麦新镇高质高效推进“肉牛产业强村”构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巧用“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让养牛大户“一带多”,全盘激活牛经济,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李晓龙(左)检查小牛们上车前的健康状态
位于麦新镇双合兴村的龙泽牧业合作社养殖场,3座标准化棚舍整齐排列,400头小公牛、育肥牛、基础母牛被分区饲养。刚刚打完防应激疫苗的140头小公牛,正在等待装车运往安徽。合作社理事长李晓龙查看牛的状态、安排装车事宜,忙得不可开交。随着牛市回暖,李晓龙最近的订单也是一笔接一笔。“去年从我这中转的牛有5000多头,今年随着牛价的行情回暖,突破去年的量应该是没问题,反正现在看是比去年要强很多。”李晓龙说道。
今年是李晓龙养牛的第四个年头。2021年正是牛市不景气的时候,李晓龙偏偏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儿迎难而上,就是因为他看准了“中转”育肥牛的商机。一头小牛从牛市买回来,喂养20至60天,转手卖到山西、河南、安徽等地,就能赚上几百块钱。
小公牛被装上运输车
“咱们合作社就是以托管和代购为主体,客户需要什么质量的,咱们就按照客户的要求从市场上选购,选购之后到咱们牛圈舍里为客户过渡、调理。”李晓龙介绍说除了给客户代购,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周边的农户直接跟咱们合作社对接,每头牛咱们按照市场价直接给农户,市场价多少钱,咱们当中也不赚差价,直接就给农户,这种模式属于代销。”
2023年,在村集体的支持下,李晓龙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建设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育肥牛场,并成立了麦新镇龙泽农牧业合作社,吸纳本村5户肉牛养殖户为社员。李晓龙义务帮助合作社成员、周边养殖户购牛或托管,并以订单形式销售。他的育肥牛场成了交易中转站,一面连着养殖户,一面连着客商,链通了肉牛产业购销的桥梁。
马海豹正在清理牛舍
马海豹是合作社成员,他一边清理牛圈一边跟记者聊起了家常。他说,有了合作社给掌舵,买牛卖牛都不用操心,收入还有保障,养牛的信心也更足了。
马海豹喜滋滋地说:“2025年合作社帮我抓了两批牛,这两批牛总共挣了3万块钱。客商这方面不用我们自己操心,合作社帮我联系客商,比起我自己卖,一头牛能多卖200多块钱。”
目前,麦新镇共有标准化养殖场4个,全镇肉牛存栏突破15630头、年出栏6252头,培育养牛户985户,逐步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强一村、多村成基地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记者 黄然然 通讯员 郭大蕾 胡建华 马天乐 米彦芳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