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来源:通辽日报
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全国首批十个山水工程之一,2022年4月启动,计划完成生态修复治理总面积14100.83平方公里,目前基本完成。
2024年我市地表水国考断面好Ⅲ水体比例为60%且无劣Ⅴ类水体,达到年度考核目标。
山
水
我市已创建绿色矿山42家。
初步统计,我市2024年总用水量28.8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5%。
我市共有66个自然保护区和14个自然公园,总面积77万公顷(含重叠面积13.99万公顷)。
春风拂过西辽河畔,科尔沁草原绿意涌动,巍巍罕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林间桃花、杏花、杜鹃花等竞相开放,落花在水中顺流而下;山间枝丫吐绿,林下菌菇破土,金雕掠过云端,灰鹤点水湿地,呦呦鹿鸣回荡在生态秘境深处。这个场景是扎鲁特旗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有的春日画卷,也是通辽市“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绘就的生态画卷中灵动的注脚。
林
田
我市是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防线,是自治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版块。如今,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凝聚着通辽久久为功的坚守。
近年来,我市强化系统观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三北”工程、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欧投行贷款造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全线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行为,完成沙地综合治理近430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科尔沁沙地不断增绿,断流27年的西辽河干流碧波再现,这条“母亲河”正渐渐恢复生机与活力。
湖
草
草方格锁住流沙,盐碱地破壳重生,露天矿重现绿意,候鸟回归湿地,我市让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生机度、生命力明显提升,也让人们身边的绿、眼前的美越来越多。数据见证蜕变:通辽市累计投入生态建设保护资金突破400亿元,2066万亩严重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减”,森林面积达到17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8.9%提升到19.49%,草原面积2637.8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4.8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实现从“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沙
如今的通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林更密了。这座城市正以生态为墨,以实干为笔,让山水林田湖草沙在科尔沁草原协奏齐鸣,让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美美与共,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记者 张启民 王晓飞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