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来源:通达融媒
紧盯企业的急难愁盼,精准组织实施助企行动,是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举措。然而,抓好助企行动的关键基础在于优化营商环境,这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社会共识,唯有让企业从繁琐束缚中突围、在政策支持中成长,才能真正筑牢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石。
优化营商环境,首要在于“不添乱”。对于规范运行的企业而言,“无事不扰”比“过度关怀”更具价值。科左后旗创新推出“五证联办”审批模式,为通辽市盈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五证齐发”,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为企业节省了至少3个月的时间成本。这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正是对“不添乱”的最佳诠释。涉企审批要能减就减,涉企检查要能少就少,处置涉企违纪违法问题必须手起刀落、常态震慑,让企业在宽松、优良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是政府应尽的责任。
然而,优化营商环境绝不仅仅止于“不添乱”,更在于“多帮忙”。各级干部在搞调研、抓经济时,应深入企业一线,倾听企业的真实呼声。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打造的“企业视频帮代办系统”,为企业提供视频导办服务;市人社局精准施策解决现春食品公司“五一”期间用工缺口问题......这样实打实的帮助,正是企业在争取项目、拓宽销路、节约成本、联系信贷等方面所迫切需要的。政府应成为企业的坚强后盾,为企业铺路搭桥,助力其稳健前行。
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讲诚信”。政务诚信是营商环境的“定盘星”,企业不怕暂时的困难,却担忧承诺“悬空”、政策“变脸”。今年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中,9个旗县市区和22个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公开承诺。承诺不仅要说出来,更要做下去。各级党委政府要言必信、行必果,对于承诺的条件、应还的账款等,要千方百计履约兑现。当然,面对确实存在的困难,政府也应主动与企业协商解决办法,设定合理的期限,共同克服困难,而不能失信于企。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当前,区域竞争已从拼资源、拼政策转向拼服务、拼生态,唯有将“不添乱、多帮忙、讲诚信”转化为系统性制度供给,才能让企业从政策红利中获得真实惠,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评论员 徐健
责任编辑:吴玲艳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