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37载初心不改,只为守护这片绿色

2025-05-09 来源:通达融媒

在库伦旗国有敖伦林场,有这样一名林业工人,他的工作很平凡,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践行者。他叫吴恩奇,37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山林,他爱绿、植绿、护绿,用脚步丈量着11.7万亩林地,用汗水浇灌出绿荫片片,用行动守护着绿色宝库,诠释了一名林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1cb448c628fff2032508565d6f26d2e.jpg

吴恩奇在林场里巡护

每天一大早,吴恩奇都会带领着四名队员去林场内进行巡护。通常情况下,吴恩奇和队员们会开着巡护车沿着沙坡地上行驶一段距离,在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方,则需要下车步行深入树林中。他们走走停停,时刻留意着沙地里林木的长势情况,检查林木是否有病虫害侵蚀、树木植物是否被盗采,关注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每日开车巡护一百多公里,巡林11.7万亩,这就是吴恩奇37年来不变的巡护日常。

吴恩奇现任库伦旗国有敖伦林场副场长。1988年,18岁的他便来到林场工作,37年里,不论寒来暑往,植树造林、巡山护林从不间断,林区的每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敖伦林场位于库伦旗北部,属科尔沁沙地腹地,分为东西两段,总面积为11.7万亩。林场地处燕山山地植物区与科尔沁草原植物区的分界处,以养畜牧河流域为主,树木、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树木以古树树种居多,榆树、五角枫、小叶菩提、桑树等共计262种,野大豆、野生甘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香鼬、赤狐等国家级保护动物25种,大鸨、中华秋沙鸭、灰鹤等鸟类101种。此外,2018年经国家级专家评审、批复,敖伦林场被正式批准建立为国家森林公园。

ad5ac31ad36fc7554a0799542c8c60d.jpg

吴恩奇在林场内巡护

多年的巡护工作让吴恩奇对林场的每一处都了如指掌。崎岖原始的沙地,每一条小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加之地形复杂,穿沙路、涉深沟的情况时有发生。“早些年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植树造林特别辛苦,那时候没有拖拉机,都雇马车装着水桶,然后在井边抽完水装桶里,再用水勺子一棵棵树的浇。由于沙地里车进不去,只能把树苗卸到道边上,靠人背着或抱着一边往里走一边栽。天天上山植树,中午吃的饭只有方便面和面包,下午栽完才能回来。为了保证栽的树苗能够成活,每次都得浇两到三遍的水,没成活的树苗还得等到雨季补上,补完还不行的就要到秋季又补又浇水。”吴恩奇回忆起那段艰苦而又难忘的岁月说道。

f69d2e2b2b9484aea79631570a45950.jpg

吴恩奇与同事在沙地里植树

敖伦林场大部分树木都是自然生长,还有一部分树木是靠林场职工年复一年栽植成活的。前些年种树需要占用附近村屯农牧民家里的荒地,有一部分村民不理解,吴恩奇只好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甚至连亲戚朋友都走个遍。经过吴恩奇耐心的沟通做工作,村民们的思想也悄然转变了,同意在自家的地里种树。就这样年复一年,如今敖伦嘎查的沙土地上栽植上了一棵棵树木,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们饱受沙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刚开始吴场长找我的时候,我一直没同意。吴场长跑三四趟给我做思想工作,后来我才同意的。现在还真得感谢他,我们村里栽上树以后,环境变好了,养牛的草场变绿了,种地后再刮多大的风沙,对苗也没影响了。”敖伦嘎查村民天胡高兴的说。

d2ac8559dbcae97bcdf673462e15074.jpg

村民天胡接受记者采访

由于敖伦林场内天然树木的种类非常丰富,吴恩奇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新的发现。多年来,经他确认的天然树种就多达27种。同时,由于敖伦林场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每年来敖伦林场里中转休息的鸟类也逐年增多,甚至已经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也陆续在林场内出现,这都让吴恩奇激动不已。

每年春季,天干物燥加上清明节祭扫活动逐渐增多,防火压力骤增。吴恩奇和他的同事们不敢掉以轻心,对林区路边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及时堵挡入林道路,消除火灾隐患。同时,他还坚持做好防火宣传教育,人走到哪儿,宣传工作就开展到哪儿,把林业政策法规、防火常识、封山禁牧政策等及时传达给林区群众。通过长年累月的宣传,当地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由于治沙植树经验丰富,每年吴恩奇和同事们还会被抽调到库伦旗内其他乡镇参与造林工作,平均每年栽树4000亩,按照每亩地65棵树来计算,37年间吴恩奇和敖伦林场的工人们累计栽下近1000万棵树。

f0ee433c3bc07bce31c8c6956618338.jpg

敖伦林场景色

37年寒来暑往,13500个日日夜夜,吴恩奇在林业岗位上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在坚守中无私奉献,在平凡中兢兢业业,37载坚守初心,与沙为伴,与林为家,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也正是有了一个个像吴恩奇这样多年如一日的守护者,才有了敖伦林场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干了37年的林业工作,看到家乡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一点点的好起来,我这么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为了库伦旗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我愿意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吴恩奇表示,无论多辛苦都会一直坚持干下去。

记者 纪鑫 通讯员 宝秋扬

  责任编辑:金路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