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开鲁县:拧紧“水龙头”守护碧水清流

2025-05-09 来源:通辽日报

立夏时节,在开鲁县东风镇东胜村,引绰济辽二期开鲁支线工程升压站正在建设之中。来自嫩江最大支流绰尔河的水,将经过输水管道、隧洞,穿铁道、过公路,长途“跋涉”390公里,最终输送到开鲁县工业园区。在东风镇七家子村,几十名工人正在铁轨上作业,引绰济辽二期管道下穿集通线防护套涵工程同步进行,为迎接远道而来的河水做着准备。

开鲁县水务局副局长柴国威介绍,工程2023年开始施工,预计今年6月份通水。工程建成后,开鲁县工业园区将从使用地下水改为地表水。

据了解,引绰济辽工程是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水到西辽河、向沿线城市及工业园区供水的大型引水工程,工程采用自流的方式输水,引水到西辽河干流的莫力庙水库。引绰济辽二期开鲁支线是引绰济辽二期工程9条支线之一,起点为位于东风镇东胜村的开鲁分水口,终点为开鲁县工业园区,途经开鲁县东风镇、东风林场、开鲁镇,输水管线全长38.6公里,设计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分水量1600万立方米,减少地下水开采1600万立方米。工程的实施,对于构建多水源保障体系、促进开鲁县水生态修复、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紧紧抓住自治区输水工程“分支”机遇引水,一面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开鲁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强化全县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全力减少地下水开采,持续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大榆树镇红星村是开鲁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村,村党支部书记闫继龙介绍,2012年以前,他们村机电井全部由个人承包,村民浇地费用每小时高达18元。2012年开始,村集体将所有机电井收回统一管理,特别是2023年,全村土地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后,所有机电井都同步安装了取用水计量设施。

“我们的14000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105眼井,由6个井长按照网格化进行管理。”闫继龙介绍说。

正在大葱地浇水的大榆树镇红星村村民高玉龙对如今的灌溉方式和收费标准有着最真切的感受:“现在浇地方便又省钱,水卡在智能水表上一扫,就自动上水了,不必担心跑冒。我这17亩半地,浇一遍是6个小时、70多块钱,原先浇一遍得17个小时、200多块钱,省时省工、省钱省水。”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开鲁县实行农业用水“以电折水”“以电控水”管理,构建起县、镇、村、机电井管理人员四级地下水保护和管理责任体系,按照划定的农业灌溉地下水管护责任区,对所辖农业机电井实行网格化管理和“身份证式”编号管理。推行“乡镇统筹+嘎查村负责”模式,机电井设施、管护和水费收缴统一由嘎查村集体经营管理,并以嘎查村为单位,采用协商定价的方式,确定农业供水价格,灌溉用电价格不超过1元/度。

“在完善供水计量设施、探索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统筹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确保高效节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开鲁县水务局副局长郑伟说。

特约通讯员 胡建华 通讯员 杨贵强 王云鹏 胡伟俊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