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李兰芝:十三载风雪践诺路 一诺千金写大爱

2025-04-16 来源:通辽市文明办

李兰芝,女,汉族,1966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查格达村村民。2011年,李兰芝儿子交通意外致残,由于未找到肇事者,为给儿子看病欠下150万元高额巨债。她与丈夫赵连发13年间辗转矿山、羊圈,当过“羊保姆”,干过工地“零杂工”,夫妻两人不畏艰辛、勤劳肯干,用生命守护诚信底线。2020年,丈夫病逝后,这位身高不足1米6的农村妇女独自擎起还债重担,截至目前,仅剩1万余元外债,用羸弱之躯续写诚信传奇。2025年,李兰芝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读懂北疆·温暖2024”网络故事汇年度人物。

至暗时刻:瓦房里的抉择

李兰芝一家原本算是查格达村的富户,她家有两个儿子,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给了李兰芝夫妇一锤重击。2011年,大儿子赵玉华在锡林郭勒盟遭遇严重车祸,生死一线,情况危急。看到大儿子浑身插满管子,李兰芝眼前一黑,感觉到天旋地转。当时未找到肇事者,为把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三间红砖瓦房抵押了,600多只羊、30多头牛全部变卖了,老两口掏空家底,又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了120万元。虽然千方百计把命保住了,可大儿子却再也站不起来,瘫痪在床,失去了劳动能力。大儿子家自此不仅失去了顶梁柱,还需要有专人照顾。好在儿媳妇不离不弃,不仅要悉心照顾赵玉华,同时还要看顾仅5岁年幼的孩子。李兰芝小儿子当时只有21岁,更没有债务偿还能力,这个家咋撑起来?欠下的巨额债务怎么办?面对生活的重压,老两口毅然决然扛下了这笔百万巨债,“欠下的债,我们老两口还!”赵连发、李兰芝夫妻从此开始了还债路上的漫长跋涉。

负重前行:记事本的承诺

2016年,他们老两口欠下的120万元债务合上利息已经涨到了150万元。2018年入冬之后,53岁的李兰芝给自己找了个新活计“羊保姆”,她收管了乡亲家的100只羊。老伴赵连发每天凌晨2点从矿上下班,补了不到4小时的觉就连忙帮着李兰芝赶羊。秋天老两口从山上打草,捆成3000多捆草料,每捆能卖上8元钱;100只羊,每只羊每个月的保管费是6元钱;入冬之前,李兰芝想方设法干各种零活挣钱,给人薅过草、拔过苗、到工厂打过工,还伺候过泥瓦匠,没有一点儿是轻快活;赵连发每月下井能领回七八千元,这样老两口的平均年收入能达到10余万元。

为尽早还清欠款,李兰芝白米饭泡热水,三餐咸菜就饭是常态,只有赵连发从矿上回来,李兰芝才会开火炒菜。冬天,为了省煤,李兰芝家天擦黑就把火压上,外屋被煤烟熏黑的墙,成了李兰芝的记事本。她记性不太好,就把常用的电话号码都写在上面,看管谁家的羊,借了谁家的钱,欠了谁家的账,这些年,数不过来向多少人借过钱,但每一笔李兰芝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说:“做人要有良心,人家在最难的时候拉了你一把,这是恩情,得记、得还!”

生命绝唱:风雪中的接力

2019年初,他们老两口用七年半的时间还欠款近120万元。2020年,就在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时,赵连发却病倒了,患上了非常严重的脓疱型红皮银屑病,他从病发到离世,只捱了不到一年。村上的人都说,赵连发是累死的,他用最大力量透支且燃烧了自己,这笔债,赵连发是用命在偿还。夫妻俩只剩下李兰芝一个人了,她还在咬牙坚持,继续还债。

2021年,由于多年积劳成疾,营养不良的李兰芝被确诊为类风湿,村上的人又都说,李兰芝是累病的。她不能干重活,也不能伺弄羊了,她就每年去集市上抱回6只小猪羔,年尾的时候卖了还钱。现在,在残联的帮助下,李兰芝搬进了廉租楼,这些年,好多债主被他们两口的事迹所打动,感念她的不易,主动免去了利息,欠款越剩越少。2024年年末,外债仅剩1.7万元,这笔债终于看见了曙光。

“我倒了我得自己站起来,再过个三年五年,我还想撵上我原先的日子!别看岁数大了,我得好好干,我得有骨气!”这是李兰芝对生活的期待,对未来的期望。

用13年光阴丈量诚信的农妇,在命运暴风雪中活成了火炬。李兰芝以不服输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着诚信的注脚。她的故事,化作诚信中国的时代印记,也见证了平凡百姓心灵的高度。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