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警民携手救助珍稀鸟类 共绘和谐生态美卷

2025-04-15 来源:通达融媒

近日,通辽市扎鲁特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连续救助放生多只珍稀野生鸟类,为维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做出了贡献。

图片1.png

救助“鸟类中的大熊猫”:大鸨

3月30日,扎鲁特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接到乌力吉木仁派出所转警称,辖区牧民发现一只受伤的大鸨,无法飞行,将该鸟送到了派出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立即前往派出所,将大鸨送到野生动物救助站进行进一步检查。经过专业检查,发现大鸨是因腿部受伤无法飞行,民警将其带回大队进行喂养和观察,待其具备飞行能力后放归自然。

图片2.png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其濒危程度与大熊猫相当,所以获得了《鸟类中的大熊猫》的美誉。此外,大鸨还被称为“草原上的神鸟”,在一些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救助“大型候鸟中的优雅行者”:灰雁

4月7日,扎鲁特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在野外的河泡子放生了一只候鸟——灰雁。4月4日,环食药侦大队接到乌力吉木仁派出所转警称,辖区牧民在牧铺附近发现一只通体灰褐色,外形似大鹅的大鸟,赶了几次都没飞走,猜测是珍贵的野生鸟类。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前往派出所,鉴别出这只大鸟为灰雁,是一种候鸟,并将灰雁送到野生动物救助站,经检查这只灰雁并无外伤,生命体征平稳,可能是迁徙途中体力不支掉队,经过民警多日投喂,灰雁已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民警在适合候鸟栖息的河泡子将其放生。

图片3.png

灰雁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常在湖泊湿地等地栖息,每年三四月份从南方迁徙到北方,在迁徙过程中选择适合生存的地域栖息繁衍,它们飞行时队列井然,展现出优雅的姿态和整齐的队形,是中国重要的候鸟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被视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种。

救助“涡轮增鸭”:小䴙鷉

前不久,扎鲁特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接到巴彦塔拉派出所转警求助。辖区居民在野外发现一只嘴巴尖尖的黑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无法飞行,便联系了派出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接到转警后立即前往,经比对,这只罕见的小水鸟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小䴙䴘。为避免鸟儿受到二次伤害,环食药侦大队民警找来纸箱将其安置其中,送到野生动物救助站进行进一步检查。经过专业检查,这只小䴙鷉体表没有开放性创伤,状态良好,应该是离开水域缺少食物导致体力不支,民警根据䴙鷉进食习性,投喂了泥鳅和小鱼,经过悉心照料,小䴙鷉已经“生龙活虎”。3月28日,民警在野外水域将小䴙鷉进行了放生。看着小䴙鷉欢快地消失在自然里,民警和周围群众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图片6.png

䴙䴘分为许多种类,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三有”保护动物,均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它们以鱼类、虾类、水生昆虫等为食,面临着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干扰等威胁,保护工作对于维护其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任何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都将依法严厉打击。

通讯员 李美玲

  责任编辑:德力根呼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