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志愿同行 爱满通辽——我市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2025-03-05 来源:通辽日报

爱心汇聚力量,志愿传递温暖。我市不断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由社会工作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新工作格局,让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全员参与齐上阵,志愿服务“专业化”蔚然成风

我市立足实际,坚持从零做起,突出全员导向,注重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所属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组建起一支支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

年初以来,我市新组建市旗两级志愿服务队伍145支,完善提升各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4862支,志愿服务力量逐步壮大。全面实行登记注册制,切实推动志愿服务力量高效协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活跃志愿者37.84万人,注册志愿者23万人,累计备案志愿服务组织1224支。

突出党建引领,我市积极推动5支志愿服务组织组建党支部(联合党支部)。通过积极培养和发展,已有65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加入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路演等活动6场次,吸引了72家单位和社会组织、1250余名志愿者参与,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阵地建设广覆盖,志愿服务“全域化”携手同行

我市推动志愿服务阵地、站点广覆盖,在各机关单位、嘎查村(社区)建设志愿服务阵地140余个;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机场车站等打造志愿服务站点2500多个;在主城区各公园广场、旅游街区建设志愿服务驿站10个。

为了扩大志愿服务“朋友圈”,我市整合17家单位协同推动社会工作平台建设、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同时,联合开展“阳光助残”“‘医’路同行”“科尔沁书虫”等15个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高效推动提升志愿服务阵地利用水平。

坚持把嘎查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打造了“光影铸魂”“石榴籽心贴心”“点亮微心愿”“邻里守望”等活动品牌,通过把互助式志愿服务嵌入到嘎查村(社区)“大服务、小办公、开放式”建设中去,让志愿服务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间。

中心任务紧融合,志愿服务“一体化”共助大局

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建理论宣传志愿服务队126支,开展宣讲1300余场次,受众1.23万余人次。同时,制作线上宣讲作品940余篇(条),累计点击率7400多万次。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建“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治理志愿服务队”,下设旗县级分队9支、小分队1400余支,累计开展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4730场次。积极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7400多场次,累计为西辽河文化节、8・18赛马节等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10余次。

据统计,全市积极组织济困解难、扶弱助残等志愿服务1.2万余场次,服务群众24万余人次;广泛开展科技科普、卫生健康、种植养殖培训等宣传教育培训活动1.28万余场次;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开展涵育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活动6350多场次。

项目实施显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化”彰显魅力

我市坚持项目培育“百花齐放”,先后孵化培育了“老孙话文明”“辣妹子”“乡村振兴三农夜校”“党员额吉”“我们的美好生活”等重点项目147个。这些项目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务实管用,成为通辽市志愿服务的亮丽名片。

在品牌运营方面,我市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库伦村排”“我为群众唱大戏”“托斯泰阳光助残”等9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扶持。同时,搭建项目展示交流平台,举办2024年度通辽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路演活动,评选出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个。

为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我市还建设了市旗两级志愿服务项目库,全市1893个项目入库。发布了2024年通辽市志愿服务项目清单,联合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对本领域内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指导管理帮扶,确保各类项目在群众中间“能扎根、会服务、受欢迎”。

机制建设畅高效,志愿服务“长效化”稳健前行

我市不断完善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联席会议、月调度制度,健全结对共建、培训交流等机制,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清单》,推动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服务一线。

在完善嘉许机制方面,我市开展了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并组织市旗两级社会工作部门、各有关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在雷锋月、端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困难志愿者进行走访慰问,累计帮扶困难志愿者1000多人次。新建“文明团结超市”127个,有效发挥积分制嘉许志愿者3万余人次。

组织市、旗县两级新闻媒体持续开设“‘我帮你’故事汇”“志愿红”“文明提升进行时”等专题专栏,刊播发志愿服务主题新闻稿件4800余篇(条),积极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雷锋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文明的耀眼标识。在这里,爱心不断传递,善举持续汇聚,共同描绘出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壮丽画卷。

记者 张琪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