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芍药小姐”的“花样经济经”

2025-03-11 来源:央广网

QQ_1741680956453.png

视频来源:央广网记者 刘晓祺 制

央广网乌兰察布3月11日消息(记者刘晓祺)“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在《看花》中留下的诗句,传唱千古。

春寒料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反季芍药花长势良好,翠绿的枝条上结着色彩不一的花骨朵。

芍药种植大棚(央广网发 王沙沙 摄)

走进种植大棚,一股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花朵艳丽的地栽芍药,绿叶与花骨朵交相辉映。虽未绽放盛开,凑近时便能嗅得到淡淡清香,俨然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大棚里,10余名鲜切花工人正忙着依照花朵长势和操作流程剪切着花枝并放入泡沫箱打包。随后,包装工人将打包好的泡沫箱运往加工车间进行预冷、清洗、分级、入库等流程,最终等待快递发货。

包装工人修剪花枝并放入泡沫箱打包(央广网发 王沙沙 摄)

一枝芍药从《诗经》中走来,随时光荏苒,香飘千年。芍药栽培历史悠久,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娇客”;它花开春末,犹如春天最后一杯美酒,故名“梦尾春”。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的需要,芍药也走入鲜切花的行列。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文介绍,2023年,公司借京蒙协作扶持发展以芍药为代表的冷凉花卉产业机遇,选择在察右前旗建设反季地栽芍药项目。项目总投资概算5000万元,建设温室大棚304个,以反季地栽芍药促成栽培为主种植芍药种苗40余万株。同时,在宏福育种基地建设温室大棚50个,种植原株苗、分株苗及根断苗90万余株,解决种苗资源“卡脖子”问题和基地随时用随时种的供需问题。

00:00/

00:00

声音来源:记者采访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文

“我们所有的芍药鲜切花,全部是订单生产,国内市场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杭州等城市,部分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品质优良且供应稳定,基地的芍药鲜切花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知名度。”李志文表示,今年3月至4月底,基地预计切花100万枝,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万元。

反季芍药花的种植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央广网发 王沙沙 摄)

目前,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反季芍药花的种植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该公司常年用工30余人,人均年收入5.3万元,鲜切花旺季时,临时用工达200余人。

“今年,公司要进一步完善2个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内设施条件,实现棚内鲜花早成熟、早上市。预计2026年2月份起,基地切花可达300多万枝。”李志文表示,要结合地区优势,以周边村中的合作社、村集体为单位开展种植培训,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带动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

乌兰察布市将依托花卉资源,推进花卉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休闲娱乐、花卉园艺展示等产业深度融合,让花卉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点,助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曹磊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