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来源: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
通辽孕有源远流长的奶食文化,承载着人们的美好记忆和情感,经过一代代的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奶制品。开发区结合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打造本土奶业品牌,推动产地源头好物求新求变,努力“破圈”,寻找生存发展的流量密码,以“新味道”引领“新风尚”带动“新消费”。
走进通辽市优盛达乳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奶香四溢,工人们井然有序操作设备,一袋袋规格不一、口感各异的奶制品相继出库,进入待检区打包装箱。“现在生产以内蒙古传统奶食为主,比如用奶豆腐、奶皮子做了一些附属产品,加一些果肉、加一些年轻人能接受的。再就是巴氏奶和酸奶现在销售趋势非常好。”通辽市优盛达乳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扬说。
通辽市优盛达乳制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9亩,建设规模4000平方米,是集饲养、生产、加工、零售、批发为一体的奶制品生产企业。目前存栏荷斯坦奶牛1600余头,日产鲜奶30余吨,主要生产巴氏鲜奶、巴氏酸奶、奶豆腐、奶皮子、黄油等系列特色奶制品,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企业坚持从源头到终端全程把控,建立了从奶牛育种、养殖到加工的完整奶产业链,并持续在奶制品的品相、口味、质量、生产及加工工艺、营销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打造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民族美食系列产品。
面对竞争激烈的奶制品市场,企业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增设线下门店、增加产品品类、创新电商直播的新路子。今年,企业组建了直播团队开展线上销售,并完善线下配送模式,从产品仓储、配送及开发等方面全面发力,源头生产型企业找到了和头部品牌错位竞争的新空间。“现在发展稳步提升,预计能超出预定份额的20%。我们门店直营有3家,加盟有4家。下一步准备明年在沈阳开5家门店,到年底之前布局10家门店,争取让内蒙古的传统奶制品走出去。”通辽市优盛达乳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扬说。
“优质奶源+精深加工”,口味醇厚、品种多样的地产奶制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熟知,通辽奶制品正凭实力加速“出圈”。乘着奶业振兴的东风,开发区积极落实自治区及通辽市奶业振兴相关政策,加快培育奶业新质生产力,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地方融入大市场,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奶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奶业质量和效益。
位于开发区的内蒙古北国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企业把传统酸奶的制作技艺与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相结合,相继推出了乳制品酸奶、烤奶皮子、蛋卷、月饼等十几种品类奶制品,日销售酸奶3500罐以上,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最近,企业投资500余万元的新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这条生产线现在能达到日处理鲜奶10余吨,和以前的老厂比翻了一倍。现在目前经营情况是在东三省和蒙东地区,长春、哈尔滨、沈阳现在都有我们的品牌授权店。下一步我们的规划还是继续发力,走品牌授权店模式,往南方市场开展。”内蒙古北国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志说。
从小作坊“独奏”到连锁经营“合奏”,一年前,内蒙古北国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瓶装酸奶产品火爆全网,由于企业规模化产能不足、标准化水平不高等方面问题,导致一瓶难求,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今年以来,企业转变赛道,探索奶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赋能全链发展,通过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拓品牌连锁市场、布局优势门店、完善销售链路,成功转变赛道,抢先占领奶制休闲饮品市场。由于奶源品质好,奶制品味道纯正、营养丰富,企业已在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地开设10余家销售门店,聚力打造奶制休闲饮品连锁品牌。各地门店投入运营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并在当地奶制休闲饮品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奶制品事业发展欣欣向荣,逐步呈现高端化、多元化趋势。
为推动奶业转型与升级,开发区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配套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数字赋能,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富含时尚元素和符合百姓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同时,支持建设电商、直播等各类基地,发展线下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让产地源头好物“强势破圈”。
通讯员 冯娇 佳华
责任编辑:德力根呼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