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1 来源:通达融媒
富玉兰是自治区“名蒙医”,也是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乌拉灸术”代表性传承人。4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她以精湛的医术守护百姓健康,以勤勉不懈的态度投身科研项目研究,以教学相长的理念不断培育新人,让传统非遗医术焕发新的光彩。
蒙医“乌拉灸术”,是点燃由乌拉绒制成的乌拉炷或乌拉条,在人体表面特定穴位或疼痛点进行烧灼、薰熨而治病防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对面神经麻痹、风湿、痛风、中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症有显著疗效。“乌拉灸是白山蓟灸的蒙古语意译。白山蓟主要生长在北方地区,还有一些荒凉干旱的地方。用白山蓟制成的乌拉灸绒纤维很柔软细腻,比较容易点燃,而且点燃后的火温柔持久,灰烬不散。对于治疗北方地区的寒性疾病,比如说妇科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通辽市蒙医医院蒙医主任医师富玉兰向记者介绍,“比如说我之前接过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我就采用了蒙医传统疗法,通过保护肾、祛湿祛寒的方法,配合蒙医乌拉灸术,把我们祖上传下来的乌拉绒用姜或者蒜都捣成糊状给他铺到整个背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后面我们也一直观察,复发率也很低。”
除了用心治疗患者,富玉兰还非常注重蒙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她深知,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传承人,才能让非遗医术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多年来,她将自己的医术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蒙医药的精髓,还学会了如何将传统非遗医术与现代医学结合,为蒙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她的悉心培养下,已经有18名学生在传统蒙医各领域崭露头角,并逐步形成了有多科室人员加入、多学历层次融入,老、中、青相结合的“蒙医乌拉灸术”传承团队。
作为一位学者型医者,富玉兰还非常注重学术研究。她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撰写了诸多学术论文与专著。并指导学生申报“蒙医‘内服,外灸’法干预失眠症的疗效研究”,这也是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的重点科研项目。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治疗患者、教授学生、躬身科研、撰写论文……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日常,凝结了富玉兰对蒙医药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奉献。“虽然现在我年纪大了,但是也会坚持下去。啥时候走不动,推不动了再说。”富玉兰想在有生之年,把“蒙医乌拉灸术”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记者 王虹燃 李旭明 视频 刘宇泽 韩丹 宋舒婷
责任编辑:王星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