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来源:通达融媒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地方推进“小快灵”立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多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如何让“小切口”切得小、切得准、切得实,让“小快灵”立法在推进“法治通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地方立法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例如,通辽市制定的《通辽市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作为首部“小切口”地方性法规,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立法实践中,“小快灵”立法体现了我市在法治建设中的创新精神,增强了立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还促进了当地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然而,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和完善“小快灵”立法模式。
要精准甄别立法的切入点。实现精准立法目的,需要着力解决好“小切口”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着力解决实际法治问题作为立法的优先目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加强立法需求的收集、整理和甄别。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借助专家系统,选准立法的切入点,实现切口小、特色新、内容细、措施实。
要真正满足“可操作性”的要求。“小快灵”立法真正的优势和核心价值在于“灵”。要对立法中的关键制度、核心条款及措施手段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保证立法的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对立法中的运行机制加以研究,紧紧围绕法律关系中关键的法律主体做好文章,落实好相应的法律职责。
评论员 徐健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