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履行人大之“责” 守护夕阳之“美”——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力量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

2024-12-11 来源:通辽日报

市人大常委会将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作为2024年重点监督项目,围绕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开展深入细致调研,详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策措施,推动我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专题调研 精准查找短板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餐厅等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调研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2.09%(高于全国21.1%的平均比例),我市已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机构养老存在结构性矛盾,医养康养结合不够紧密、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险尚处于探索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整体较低,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比较短缺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

专项审议 直击热点问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情况的报告》,在分组审议过程中,委员和代表们踊跃发言、直击热点:

“有的养老机构由于服务设施老旧、周边配套不全、子女探望和看病就医不便等原因,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床位空置率很高。”

“随着通辽市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加,‘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已成为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

“养老服务行业吸引力不足,人员招不来、留不住,特别是具有医养结合技能的长期护理人员十分短缺。”

……

组成人员提出的问题,都十分具有代表性,集中反映了目前我市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目标导向。

督促整改 助力破解难题

人大监督,是推动政府依法履职的有效手段,在充分研究吸纳组成人员的意见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认真梳理汇总、分析研究,最终形成审议意见并反馈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审议意见》指出,要科学编制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要加强统筹协作,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推动中医药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均衡发展;要夯实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人才支撑;要健全制度机制,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提高养老服务总体质效。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部署要求,紧盯问题整改,做好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满意度测评等“后半篇文章”,以高质量人大监督守护“夕阳红”,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通讯员 付明


  责任编辑:德力根呼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