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6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和神圣职责。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通辽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把好选题立意、组织实施、结果审议、督办落实“四关”,着力打造闭环式监督体系,持续关注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推动人大监督效能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把好“议题选定”关,让监督满载民意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前,广泛倾听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广泛收集监督议题和民生实事项目。同时,结合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进行分类、归并和筛选,作为确定监督议题的基础。通过认真梳理,发现我市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还存在群众参保意愿还不够强,保障水平还不高,企业缴费有难度,基层经办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和短板,经常委会党组研究决定,将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作为2024年的一项重要监督项目,真正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纳入人大监督,力求使监督议题更好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更加切合实际、体现民意。
把好“调查研究”关,让监督彰显民主
调查研究是人大常委会议事之基,决事之据。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市人大常委会将监督关口前移,3月份,围绕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建设目标,深入开鲁县、科尔沁区、开发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策措施。通过精准化调研,把工作中的堵点难点找出来,把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弄清楚,把人民群众的诉求问明白。实地调研结束后,充分吸收参与调研的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汇总,科学分析研判、提炼总结,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
把好“会议审议”关,让监督汇集民智
为保障审议效果,提前将需要审议的政府报告、人大调研报告等材料发至常委会组成人员,便于了解报告内容、熟悉审议事项,为审议工作打好基础。4月28日,通辽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报告,分组审议过程中,委员和代表及列席人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通过充分吸纳组成人员和与会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对审议意见作最终修改完善,提出了持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安全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经办服务和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水平等意见,并交市政府研究办理。集思广益形成的审议意见更有含金量、更具操作性,为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好“测评问效”关,让监督惠及民生
测评问效是丰富监督形式、提升监督实效的有效载体。10月30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到96%。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98.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千村覆盖”工程目标村参保率达到96.64%;已为全市6.94万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907.87万元,代缴率动态保持100%;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33项社会保障高频业务可在主城区32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161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办理,目前共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24.33万次。通过有效的人大监督,助力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养老钱”攥得更实,领得更多。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场场审议、表决、询问,一次次视察、检查、调研……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既做好监督“前半篇文章”,又做足监督“后半篇文章”。通过做实“全链条闭环”监督,让民主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之中,让人大工作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每项工作的落地有声,都清晰勾勒出依法监督、服务大局的新时代人大工作崭新图景。
> 要 闻 <
主办单位:通辽市人大常委会
邮箱:tongliaorend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