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依托通辽“中国蒙医药之都”文化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不断丰富药材种植品类,拓宽药材种植面积,以点带面推动中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飘香的药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方”。
“丰”光十月,秋韵渐浓,大林镇三百亩桔梗迎来最佳起收期。在四十一号村50亩两年收的桔梗地里,大型起收机正在穿梭作业,农户们紧随其后,进行桔梗的采挖、捡拾、搬运和装车作业。大林镇四十一号村药材种植户臧永刚介绍说:“两年生桔梗亩产约5000斤,目前市场价每斤3元,每亩净利润9000元左右。”
村民在采收桔梗(永梅 摄)
桔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整地、种植、管护到采收,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臧永刚家50亩地可吸纳就近就业60余人次。“家里玉米都收完了,现在有空闲时间,一天能挣150元。”大林镇四十一号村村民杨淑兰说。
近年来,大林镇坚持将药材种植作为群众增收的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规模化种植,通过鼓励像臧永刚这样的个体种植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使全镇桔梗、牛膝、黄芪苗、苍术、月见草等近10种药材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余亩。
开辟一条新路,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如今,科尔沁区药材种植正在从原来的散户种植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今年,科尔沁区全域药材种植面积达4.5万亩,主要为黄芪、桔梗、苍术、月见草、甘草、紫苏、菊花等25种中蒙药材,年产值达2亿元。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