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扎鲁特旗:以科技“突围”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10-23 来源:扎鲁特旗融媒体中心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近年来,扎鲁特旗坚持以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引领,紧扣全市优势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集中资源力量推进全旗优势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

走进扎哈淖尔产业园内蒙古国科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将配置好的溶液注入反应罐,加入危废原料进行反应,对锂进行沉淀处理,之后加入碳酸钠,通过压滤、烘干得到碳酸锂产品,再经过一系列操作之后提取出符合指标的冰晶石产品,实现危废的变废为宝。

“我们实验室的研发已经全部完成了,其中包括碳渣提取氟化铝、冰晶石、还有碳酸锂。目前正在准备进行车间中试项目,已经开始进行基础设备设施安装调试,预计10月底能进行投产,明年上半年进行量产。量产之后大概年产冰晶石和氟化铝各2万吨,碳酸锂年产600吨,产值大概在1.5个亿左右。”内蒙古国科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志浩介绍道。

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国科信达环保科技公司联合实施“富锂电解质锂氟铝元素协同提取研究”项目攻关,研发投入资金380万元,开展富锂电解质锂氟铝元素协同提取技术研究,开发碳酸锂、氟化铝、高纯冰晶石提取工艺。据了解,此项工艺是目前国内首个电解铝固体废弃物中提取提取有价元素并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的前端技术,可应用于电解铝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范围,同时可以应用于其它含氟废料制备氟化铝、冰晶石等高价值产品,对氟化工行业、电解铝行业制备高纯氟化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富锂电解质锂氟铝元素协同提取研究项目在扎鲁特旗的科技“突围”项目并非孤例,以科技创新铺设新赛道,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眼下,另一项“科技突围”项目中国林科院与扎鲁特旗杏乡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生态屏障山杏高效轻简化提产增收关键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正在如火如茶进行。

“咱们要把多余的枝条全部修剪掉,然后清理出去,为了明年春天整块儿地的杏树嫁接做前期准备工作。”扎鲁特旗杏乡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鞠力群说。在扎鲁特旗杏乡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山杏林提产增效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在给杏农们教授山杏剪枝和嫁接技术。今年以来,扎鲁特旗杏乡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香山农场白音查干林场南分场闲置的退耕还林地发展山杏产业,通过引进和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山杏林的产量,从而提高山杏林的经济效益,让老百姓增收。

“我们计划是在四年内让全旗的山杏林示范面积推广到三至五万亩,产量都要达到200公斤以上,真正惠及所有老百姓,以咱们扎鲁特旗山杏为出发点带动全国山杏发展,为二产提供充足的杏仁,去做杏仁油、杏仁蛋白、杏仁饮料之类的系列产品,我们还有专门的技术,把花期延长,为旅游业做出贡献。”鞠力群说。

据了解,生态屏障山杏高效轻简化提产增收关键技术集成创新项目现已完成示范种植2000亩山杏,通过技术研发将杏核亩产量由7kg提升到100kg,计划于2025年启动建设油脂、蛋白粉、多肽和双蛋奶等加工生产线,创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杏属植物种植资源库”,系统收集保存我国杏属植物种质资源。2024年,该项目成功申报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同时“围绕山杏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组织申报了自治区级科技“突围”工程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突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国科信达“锂氟铝元素提取”项目已完成实验室中试,计划10月末进行量产;蒙东固废“电解铝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已生产出碳酸锂、氟化钠等中试产品,量产项目计划2025年8月开工建设;科奔石墨精深加工提纯项目已开展用地手续办理等工作;旗农投公司“生态修复、草原育种成果转化”项目已与中国林科院签订合作协议;蒙东固废和扎哈淖尔煤业正在申报自治区级研发中心。

下一步,扎鲁特旗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用好用足科研条件,把产业的真难题、技术的真需求与创新的真成果有效对接,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方面展现应有作为,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保障。

记者 陈翠婷 阿拉木斯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