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开发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成为研学新“名片”

2024-10-21 来源:通辽日报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深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涵,打造集传统非遗体验为基础、农耕文化为主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基地,推动各族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不断增强各族青少年的凝聚力、向心力、认同感,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持续传递。

一大早,位于辽河镇米家村的通辽牧勒研学基地迎来了来自通辽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600余名师生。在教学示范区,孩子们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体验布贴画、剪纸、扎染、活字印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体验项目,参观非遗剪纸体验馆、农耕体验馆以及昆植体验馆,欣赏融合民族团结元素的剪纸作品,了解中华民族在农业发展中的智慧和贡献。

在农业种植区,孩子们通过参观鱼水共生系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态农业新模式,了解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在中草药种植和采摘园,孩子们学习各民族的传统医药知识,体验农耕劳作,通过共同劳动和成果分享,增进各民族小朋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刚才挖了很多红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非常开心。”学生付思媛说。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相关知识,同时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独立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张静说。

通辽牧勒研学基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文化、旅游、研学、教育有机融合,深挖鲜活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运用剪纸、展板、互动游戏等方式,巧妙地将民族团结进步元素融入到研学全过程,让各民族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增进民族情感。

“如今,深度研学越来越受欢迎,原因是家长们想通过研学让孩子学到更多实用知识。孩子们来到这里,可以参与扎染、坊布还有活字印刷等体验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各类活动融合,教育引导孩子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负责人梁硕说。

在“研”字上下功夫,在“学”字上做文章,在“游”字上提档升级。为了让各民族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真学真懂,通辽牧勒研学基地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对外协作、丰富教学方式等举措,建成以课程培训、户外拓展、现场教学等为主要教学载体的研学旅游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更加精彩的研学课堂。自今年5月份运行以来,基地已组织研学交流活动20余次,各民族学生在研中学、学中悟、悟中得,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下一步,开发区将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依托研学基地推出更具教育意义,更有趣味性、参与性和吸引力的研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族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式、感知式的研学实践中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入行。

特约通讯员 魏新曈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