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小羊草“吐碧” 盐碱滩“生金”

2024-09-26 来源:通辽日报

昔日盐碱地,如今成“绿洲”。近年来,开鲁县以筑牢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建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己任,全面推进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大力发展中科羊草种植,推动草原生态、农民生活、畜牧业生产全面向好,走出了一条具有开鲁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振兴新路子。

收割机正在收割羊草。

修复治理,让生态美起来

七月的开鲁大地,骄阳似火。小街基镇中科羊草种植基地内却是满目“清凉”,微风徐来,万亩草海绿波荡漾,草香清新扑鼻。

今年66岁的谷秀琢是小街基镇三十方地村村民,现在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到这里转上一圈。“小的时候这片地全是碱甸子,白茫茫的一片,一刮风碱面子就起来,特别呛人。这几年种草,环境好了,空气新鲜了,野鸡、山兔、狐狸也都回来了,看着心情就好。”抚今追昔,谷秀琢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茂盛的羊草。

小街基镇有草牧场26万亩,占全镇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沙沼地和荒漠化土地较多,加上刺萼龙葵、长刺蒺藜草等外来入侵毒害草增多,严重影响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2019年,针对生态修复治理任务较重的小街基镇,开鲁县积极对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共同开展“羊草新品种选育及中科羊草推广应用项目”,试验示范种植多年生优质乡土草种中科羊草5000亩。

说起羊草的优势,长期驻点在小街基镇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羊草团队工程师刘辉如数家珍:“中科羊草有抗寒耐旱、耐盐碱、耐牧等特性,另外它有着发达的横走根茎,能在地下不断复制形成网络,种植第二年覆盖度能达到50%,第三年达到100%,在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改良、毒害草治理、涵养水源等方面作用明显,一年种植能受益20—30年,更适合长效生态治理。”

刘公社(左)在查看草籽成熟情况。

在5000亩成功种植的基础上,开鲁县“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规模化推进羊草产业。在小街基镇中科羊草种植基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公社正在查看草籽成熟情况。“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草原生态修复是重要一环。内蒙古是全国羊草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有82.8万亩,开鲁县的羊草面积占内蒙古的近八分之一。目前在全国中科羊草19万亩原种繁育基地中,开鲁县占了8万亩,是全国中科羊草原种繁育基地面积最大的区域,今年预计能产草种1600吨,可为沙化草原治理修复提供80万亩优质原种。”刘公社介绍说。

开鲁县从自身地域环境出发,打造全国种子繁育基地,着力推进以羊草为基础的生态修复工作,让盐碱荒滩重披绿衣。

刘辉(右一)和苑庆飞(中)交流草籽测产情况。

种草兴牧,让百姓富起来

七月是羊草收获的季节。割草、晾晒、收籽、打捆、装车,这边割草机、搂草机、捆草机轮番作业,那边移栽机紧锣密鼓移栽羊草幼苗。这些天,内蒙古中科羊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志军异常忙碌。“现在正在收第一茬草和草籽,九月份还能再收一茬草。一年两茬亩产干草约600公斤、草籽约20公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亩均效益能达到1500元左右。”算起经济账,安志军难掩兴奋。

安志军所在的内蒙古中科羊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小街基镇镇办公司,公司从种到收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户种植有定向、销售有方向、增收有保障。在中科羊草种植户巩旺家的地里,3台移栽机正紧锣密鼓地移栽中科羊草幼苗。“总共要移栽1000亩,目前已经移栽7天,预计再有四五天便可全部完成。羊草苗、移栽车辆、技术服务都由公司提供,草籽和羊草成熟之后他们还负责回收,不仅省心省力,收入还有保障。”巩旺说。

谷秀琢驾驶电动车在“绿洲”中穿梭。

开鲁县走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之路,形成了“科研+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羊草产业发展模式。三十方地村从2019年开始种植中科羊草,现在村集体种植的560亩羊草已进入丰产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艳军看着眼前的一片葱茏感慨道:“村集体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元,还在逐年增加。在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的带领下,2023年有6户村民种植中科羊草,面积达到2000多亩。”

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让羊草产业茁壮成长。小街基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苑庆飞自豪地说:“小街基镇羊草种植面积是5.2万亩,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融合跟进、种养殖大户联合参与的农牧业产业联合体,现在已经有48家羊草企业入驻小街基镇,带动农户500多户。”

喂饲羊草的黄牛各个膘肥体壮。

“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开鲁县以中科羊草为抓手,着力推进羊草产业与畜牧业深度融合,以草业振兴推动畜牧业发展。走进位于小街基镇福林村的内蒙古蒙鲁真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栋标准化牛舍排列有序,牛舍里毛色发亮的黄牛悠闲地吃着饲草,各个膘肥体壮。“中科羊草蛋白质含量高,喂这个不用掺精饲料,所以养殖成本就下来了。”说起饲喂中科羊草,饲养员张广富滔滔不绝,“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生态养殖、饲草种植、肉牛肉羊屠宰加工、有机肥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目前场区内肉牛存栏1200多头,预计到年底可达到1500头以上。二期项目将种植1万亩中科羊草,实现优质饲草直供。”

不仅是牛羊养殖,小街基镇还依托羊草产业发展起了特色养殖。在后河村养鹿场,一间间鹿舍干净整洁,60余头梅花鹿尽情地撒着欢儿。“中科羊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鹿特别爱吃,上膘还快。”饲养员李金宝介绍,他们从2021年开始养梅花鹿,每年卖鹿茸和小鹿可收入10多万元。

“中科羊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小街基镇农牧产业转型升级。牧业年度牛羊存栏从2019年的17.7万头(只)增加到如今的25万头(只)。”说起种植中科羊草以来的变化,苑庆飞特别兴奋。对于未来发展,他信心满满:“小街基镇将继续加大原种扩繁,到2026年发展到10万亩,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等重点防沙治沙工程提供坚实可靠的草种‘芯片’保障。同时,进行草产品深加工,进一步加强联农带农机制,延长草产业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盐碱荒滩变“绿洲”,小小羊草正在开鲁大地“吐碧生金”。

特约通讯员 邱琦 胡建华 张美娜 通讯员 朱丽杰 杨景欣 杨贵强 高默含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