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乡约 | “数字西红柿”上餐桌

2024-09-25 来源:通达融媒

你知道,在通辽哪里的西红柿最好吃吗?

当然是咱清河镇西姜村啦!

这里产出的草莓西红柿

红润有光泽,皮薄肉厚

咬一口确定是“童年的味道”

记者带大家到西姜村

一起来探秘“数字西红柿”背后的“黑科技”

小西红柿里有“大智慧”

盛夏时节,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西姜村的春棚,新一茬的西红柿秧苗正开花,工人们正忙碌着给黄色西红柿花授粉,一派繁忙的景象。

有的枝杈已经挂上了一串串青绿色的西红柿,长势十分喜人。

“在清河镇西姜村的智慧大棚内,有直观显示温度、湿度等数据的大屏幕,这些数据手机也能查看,方便及时有效进行田间管理。每个智慧大棚可通过系统设定的指令自动完成管理工作,低于既定温度,蔬菜大棚被儿会自动撂下来,超过既定温度,防风口打开,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农户还可以手机远程操控。我们暖棚保证一年两到三茬种植,春棚是一年两茬种植,实现错峰种植,稳产保供。”西姜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连晟对记者说。

西姜村智慧设施农业园区于2021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整个设施农业园区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有11座暖棚,20座春棚,东区有35个暖棚,42个春棚,主要种植草莓西红柿、香瓜、草莓等果蔬。园区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专业种植户的模式发展,去年村集体收入147万元,辐射带动周围100余户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西姜村农业的发展得益于“智慧农业”系统的应用。“智慧农业”系统包括“四系统一平台”,目前西姜村智慧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的东区正在运行“智慧农业”系统。“四系统”主要包括土壤质量病虫害检测系统、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系统、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农作物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一平台”主要指的产销一体化服务平台,基本上实现了农产品种植生产全过程数字可视化。

农产品上贴上“身份证”

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河镇西姜村依托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为农产品贴上专属“身份证”,以数字化赋能农产品质量监测。

一张小小的二维码,扫一扫可以查询到农产品从种到收的一个整体种植环境、生长过程使用了什么肥料等信息。这个技术是基于农产品质量监测可追溯系统完成的。通过在智慧大棚里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自动采集各地块播种、施肥、灌溉等农事记录,以及生长环境等数据,从而实现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事生产过程、质量监测、加工储运等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全程追溯。

建立农作物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

为了让农产品由村进城更加高效畅通,清河镇建立了“农作物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依托农田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工作人员在收到农作物样本后,能快速测量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

“你看我们正在进行茄子的农药残留物检测,主要检测其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指标是否超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果蔬等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安全生产关,守护百姓的“菜篮子”。

如今,数字科技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正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科技的加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慧”就农业新图景。

策划 阿力玛

记者 王星 张静

摄像 格日勒图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