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来源:通达融媒
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通辽市赛牛会上,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巴彦毛都嘎查养殖户雪林家的一头公牛犊以其出色的品质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雪林拿着获奖证书告诉记者,“我们牛场现在主要的品种就是西门塔尔,主要是肉用品种,包括加系美系奥系。这次比赛的公牛犊是通辽站四大金刚之首的19173后羿,公牛犊的妈妈是通辽站活体进口奥系08130种牛。我认为科学养牛就是养胃,首先大母牛要驱好虫,新生牛犊20天左右就要驱虫,然后给大母牛调理瘤胃,不能喂霉变的草料,做好产前产后护理,牛犊子一个月左右就开始隔圈,这样掐奶时候应激反应小。下一步我们要详细做好系谱登记,要纯种繁育,做好选种选配,培养出更优秀的种源。”
2017年,雪林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养牛创业。2020年,雪林看到改良后的牛个个身材健硕,价钱也是原来的几倍,他决定将现有黄牛全部进行改良。在苏木党委政府帮助下,他潜心研究西门塔尔牛改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前往各地观摩学习技术,建立肉牛系谱档案,并利用不同谱系的冻精进行配种,最终培育出一头头高品质牛犊,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致富不忘乡亲,雪林靠养殖改良肉牛走上了致富路,他还成为村里改良技术的义务宣传员、讲解员,帮助村民改良黄牛品种,致富增收。改良后的牛生长速度快、品质高、市场认可度极高,在牛价不稳定时期,未改良牛每头能卖6000元左右,而改良过的牛能卖出1.2万元左右的高价,比普通牛价高出近1倍价格。
近年来,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围绕“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目标,坚持生态优先、肉奶协同发展、数量向质量转变的发展思路,以点带面推动黄牛改良工作,逐步实现“种好草、养好牛、卖好奶”,将肉牛产业变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牛状元”。目前,全苏木肉牛存栏达到37240头,人均7头,其中基础母牛24101头,改良牛2.3万余头,改良率达到97%。
记者 卓琳 高鲁 通讯员 王超越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