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来源:通达融媒
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伊和乌素嘎查庙屯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准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契合点,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挖掘与传承民族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产业、提升人居环境等举措,推进乡村发展。
同源同家园,示范创建巩固民族团结之家。奈曼旗庙屯村是一个蒙古族和汉族聚居的自然村。2019年庙屯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2年被通辽市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1年,庙屯村打造了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室内通过图文资料、视频宣传,展示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物品,各民族交流交融交往的典型事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长廊等多种方式,全面体现各民族之间融合发展的局面。庙屯村始终坚持以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利用节假日、寒暑假邀请旗内学校师生到庙屯教育基地进行教育学习,使学生积极了解民族政策,培养爱国情怀,加深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农闲时节,村民们会领着孩子走进教育基地,给孩子们讲讲村里民族团结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各族儿女互帮互助的温暖,同时也学到了民族团结的知识。庙屯村村民娜布其说:“民族团结展览馆建在村里很实用,我们没事的时候来转一转,学习一些民族团结的知识。同时也让外来游客了解我们当地的发展史和关于民族团结的一些故事。”
共济共繁荣,产业振兴推动民族团结欣欣向荣。2015年,庙屯村人均耕地不足3亩,土地瘠薄,40多户群众住着危土房。为改善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庙屯村整体搬迁到了新建设的村落。同时,为了留住历史,记住乡愁,庙屯村保留了原来的旧址,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民俗体验园。2017年,为使庙屯村村民尽快摆脱贫困,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李巴图牵头组织庙屯村全体村民以718亩耕地全部入股的方式注册成立庙屯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古兴养殖有限公司和庙屯乡村旅游有限公司,通过上级扶持,整合乡村旅游产业等项目资金,打造“乡愁故里、民俗庙屯”旅游品牌。
2021年庙屯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7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11000余元。“我们家把土地都流转给旅游公司,年底分红,我们两口子在民俗村打工,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很知足也很幸福。”村民玉枝高兴地说。
2018年,庙屯村被列为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村,自治区级“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村,2020年获得“全国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共舞共繁荣,多彩活动舞出幸福生活新姿态。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火起来。庙屯民俗村被当地人称为“乡愁文化博物馆”,这里完整保留的土房,土墙、土炕、驴槽子、碾子、箩筐、水瓢等早些年农村生产生活的常见物品,如今却勾起人们“恍若昨日”的思乡情怀,呈现出一个“看得见老宅,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点。同时,庙屯村还在夏季举办了庙屯农牧民文体娱乐消夏活动,除了精彩的歌舞表演,还通过搏克、拔河、唱歌等比赛,以及篝火焰火晚会,带领游客解锁更多民俗村新玩法。
如今,庙屯村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新思路、新理念全力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广大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庙屯村走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快车道”。
记者 黄然然 纪鑫 通讯员 王阳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