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西辽河纪事

2024-09-04 来源:通辽日报

“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着缰绳,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这首《诺恩吉雅》中的老哈河,宛如一条洁白的丝带,在广袤的奈曼大地蜿蜒向东。老哈河流经西孟家段村北时,与西拉木伦河汇合,一路向东,它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西辽河。

伫立河畔。仰望天空,天空高远;俯视河水,河水潺潺。它静静地流淌着,流淌着,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最为人所称奇的,是河中央有两棵粗壮且相依而伴的柳树。它们结伴而生,葳蕤茂盛却又相互依附缠绕,仿佛深情的恋人。水中的树影有着灵动的身姿,像是起舞的样子,更显得生动有趣。朝阳升起,月亮落下,它们在岁月的底片上到底站了多久?河水无言,也许它的沉默,也是一首深情相守的歌谣。

西辽河是母亲河,滋润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耕作朴实生活的人们。乌兰章古村是西辽河边的一个小村庄,早在前些年,就以种植优质水稻而闻名旗内外。行走在乡间公路,两侧大片的稻田映入眼帘,像是没有边际的绿油油的巨幅图画。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掀起层层绿色的涟漪。村支书向大家介绍起种植水稻的缘由以及多年来的收成,我们都连连赞叹。这个四五十岁的北方汉子,个头不高,肩膀宽阔,腰围粗壮,脸色黝黑,那对亮亮的眸子透着洒脱与自信。

在党的政策的关怀下,小村庄已经有近五十年的水稻种植历史;西辽河边水量充足,水质好,所以出产的稻谷口感好;村民在村里建起了水稻加工厂,创立了“乌兰章古大米”“乌兰大米”等热销品牌;从育种、育秧、栽植、收割到加工、储运、销售都能在本村完成,形成了产销一条龙体系……他滔滔不绝地讲,我们认认真真地听。他时而看着我们,时而望向身边的万亩稻田……

他的眼中,满是对稻田、对土地深沉的爱。我知道,这份爱,源自一个基层党员、一个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那颗不变的初心。

走在田埂上,眼前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风起稻花香,这样的绿色,这样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不远处的西辽河依旧缓缓流淌,如果说那是一首歌,也一定是恩泽百姓的旋律吧?西辽河水养育了淳朴的乡民,它同他们一道,都是稻田世代的守护者。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换来城乡餐桌上那一碗碗晶莹香糯的白米饭,共同富裕才成为乌兰章古村的闪亮名片。

乌兰章古是西辽河畔大大小小几百个村庄的缩影,正如那两棵永远相依相伴的柳树代表着西辽河流域千千万万成排成片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树木一样,抱紧团结、互助共生才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内核啊!

西辽河,那树、那人、那个富裕的小村庄……

贾芳芳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