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来源:通达融媒
通辽市通过政策扶持,加强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将项目落细落实、惠牧利民,为持续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积“畜”后劲。
一大早,开鲁县哲信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曹艳哲就开始为自家基础母牛和新生犊母牛填写核查登记表。曹艳哲告诉记者,自“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实施以来,企业已新增母犊牛22头,这些牛都会得到项目补贴,同时还将提供免费优质冻精,用优质冻精产的牛犊生长速度更快,形体骨架更好,能提前早出栏,增加企业和养殖户的收入。通过淘汰不好的牛,提升牛群整体品质。
为了让广大养殖户得到更大的实惠,开鲁县采取“先增后补、见犊补母”的方式,对饲养优质基础母牛的养殖主体按照每头最高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提高能繁母牛存栏量和新增犊母牛年增长率;同时将使用优质冻精配种、产犊日期在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基础母牛纳入进补助范围。
开鲁县农牧局畜牧股的工作人员安婧说,开展良种母牛的鉴定登记,对基础母牛和新生犊牛统一佩戴耳标,建立电子系谱,并录入全市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已登记6750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增加养殖户的收入,提升母牛繁殖的性能,优化牛群结构,促进我县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
今年以来,通辽市加大项目争取和整合力度,利用项目资金撬动“留优保母”,开展良种母牛鉴定登记,对基础母牛和新生犊牛统一佩戴耳标、建立电子系谱档案,并录入全市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重点围绕节本增效、留优保母、良补冻精使用等方面,全力降本增效。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行业领军企业引领我市肉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截至7月末,全市牛存栏达到395万头,出栏84.6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227.8万头,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已录入15.8万头。引进肉牛相关产业项目21个,签约额达14.49亿元。
记者 陶欢 通讯员 胡建华 吴月丽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