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来源:学习强国
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在于驰而不息地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通辽市科尔沁区回应市场主体“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的现实期待,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弱项,以务实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增添动力。
时至盛夏,科尔沁大地上涌动着无限活力。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一线,园区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推进“换挡提速”,一个个企业铆足干劲,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为了更好助力企业高速发展,科尔沁区在做深服务上下足功夫。在科尔沁工业园区建起服务站,入驻医保、人社、市场监管等单位10家,围绕企业和项目的“实事”“要事”,梳理出园区可办事项51项。“现在新入职员工的医保、社保在园区就能办,极其方便。”国能通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满意地说。
使企业和群众满意是科尔沁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科尔沁区持续探索政务服务新方法,政务服务移动车、“沁快办”全天候政务直播,一项项便民利企的举措,一件件为民解忧的实事,都彰显着科尔沁区营商环境向优而行的决心和能力。
市民在科尔沁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来源:科尔沁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2024年以来,科尔沁区共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1577 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32项,实现跨省通办(全区通办)的事项共564项,与9省51个地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累计协调开发46项特色应用和575项政务服务事项接入“蒙速办”APP,同时,开展“信易批”服务模式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开展一网通办矩阵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办”“掌上办”。
科尔沁区搭建信息化平台、大力推广“政采贷”线上融资模式、召开“政企银”座谈会,面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开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实现由“知产”向“资产”转变……这些举措的目标都指向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之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科尔沁区坚定法治引领,强化监管协同,全力构建公正透明、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科尔沁区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全面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信用等级高低差异化监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让失信者“时时不安”。
科尔沁区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用法治规范政府权力的边界,调整各类市场主体关系,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找准服务梗阻,疏通堵点、解决痛点、攻克难点,以营商服务“软环境”催化高质量发展“硬实力”……科尔沁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脚步一直没有停顿,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一件件大事难事迎刃而解,厚植了企业成长的良好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打造了支持企业家、催生企业家的新天地。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