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根植乡村沃土 一针一线传承民族文化

2024-07-17 来源:通达融媒

手持秀绷正在聚精会神俯身刺绣的老人名叫七斤,来自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巴彦毛都苏木巴彦塔拉嘎查,她用一双巧手绣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工艺品,同时也在一针一线中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

七斤自幼便对蒙古族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63岁的她,从事刺绣已有四十余年。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她的刺绣技艺已炉火纯青,作品广受喜爱。尽管年岁已高,但七斤的学习热情从未减退。

“小时候网络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想学刺绣也没有太多的资源,主要都是跟着姥姥和妈妈学习,然后再自己慢慢摸索。如今,学习条件变得更好了,我更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七斤高兴地说。

为了绣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七斤常常会在绣绷前静坐一整天。她手中的一根针,一丝线,面对的一匹布,都见证了她的巧手和匠心。在这千丝万缕的绣线中,不仅蕴含了七斤对蒙古族刺绣的深厚情感,更彰显了她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2008年,蒙古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七斤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她不仅热心参加各类比赛,还希望通过这些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蒙古族刺绣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之美。此外,七斤还积极动员村里的年轻妇女跟随她学习刺绣技艺,对于任何向她请教的人都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2020年11月,当巴彦毛都苏木民族团结进步展厅建成时,七斤慷慨地将自己精挑细选的最满意的绣品无偿捐献给展厅。“希望展厅能成为展示和传承刺绣这一民族手工艺的重要载体,从而引导并鼓励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和继承这一技艺,最终让后人也能从中受益。”七斤满怀期待地表达。

与其说七斤是蒙古族刺绣的“手艺人”,不如说她是一位“守艺人”。她扎根于农村,默默坚守在博野乡村的一隅,选择刺绣作为终身事业。她用自己的执着守住了蒙古族刺绣的技艺,并通过一针一线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 张琪 实习生 刘思婵 通讯员 林俊莹

  责任编辑:沙仁图雅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