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公路沿线

2024-07-08 来源:通达融媒

驱车行驶在通辽市国省干线宽坦的公路上,一路绿荫相伴,一路美景相随。偶尔点缀其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观宣传小品,好像盛开之花,开遍公路沿线。

通辽市公路养护中心管养全市国省干线1824公里,纵横交错通达全市八个旗县市区,所辖13个养护分中心57个道班(组)分布在农村、牧区和村镇、嘎查。

家住科左后旗甘旗卡镇浩坦塔拉嘎查的牧民财音朝格图放牧20余载了,早出晚归,差不多每天都穿越省道305线。“过去,每当赶着牛、羊过公路时,都提心吊胆,生怕发生意外,这几年,道班养护工人一有时间,就帮我圈赶牲口。特别是在2013年,这条路改扩建时,又专门增设了一条放牧通道,这下,心彻底放在肚子里了!”

“国道乡道百姓路,交通沟通连心桥”。一条通道不仅打通了牧民的心结,更像一条纽带,将养护职工与民族地区的群众紧紧连接在一起,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国道303线是通辽市畅通内外循环的重要枢纽和通道,是内蒙古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之一,也是通辽市首条“石榴籽—畅行示范线”。“交通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只有推动国省干线大动脉服务品质升级,才能更好畅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实现各族群众相亲、相爱、相助。”养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湘林说,“石榴籽—畅行示范线”投资900万元,立足路域环境整治与安全提升两大方面,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绿化133公里,栽植乔木1198棵,紫穗槐22万株,种植草坪6951平方米,全线共设置民族团结景观小品及宣传墙44处;13处便民服务站全天候为各族群众出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

在全国首届最美公路人(团队)——八仙筒道班,大门外侧的一面宣传栏设计别致,双翼如同石榴外包,八个圆形路徽形同石榴籽,中间“石榴花开相映红,籽籽同心一家亲”十四个大字耀眼夺目,身着民族服饰的人民群众载歌载舞,同台欢庆。与之相映的是院内三个圆形铁艺组合的红色石榴造型竖立在草坪上,掩映在白桦树边,正面是民族团结宣传经典语句,反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红底白字,字字提神振气,句句凝心聚力。

家住道班附近的乌云大妈和她的姐妹们天天都来到道班晨练,她说:“道班的环境太美了,这里不但空气好,文化气息也浓,在这里锻炼,我们打心底高兴!”

一个分中心就是一个点,一条路就是一条线,一个道班就是一个窗口,点连线,线连片,通过制作景观小品、宣传墙和展板,全景展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取得的历史成就。

“自从奈曼旗第一养护分中心包联小区以来,他们经常来到家中进行宣讲,对我这位行动不便的退休职工来说,思想的收获太大了!”每当提起社区共建活动,家住大沁他拉镇金沙社区金园秀水小区的84岁老党员韩萨如拉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养护中心党委副书记韩爱东说,通过抓宣传,既提高养护职工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也引导了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同时,号召分中心和道班深入所在包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嘎查村,让民族团结之声飞进“寻常百姓家”。

记者 韩云玲 通讯员 陈晓静 刘颖


  责任编辑:德力根呼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