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我的西辽河

2024-06-19 来源:通辽日报

我所知道的西辽河,就是小时候小镇北面季节性流淌的小河,家乡这一段并不辽阔,也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来水的时候,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如万马奔腾般轰轰作响,走得近了,能明显感觉到脚下的大地都在颤抖。那时候每年都要防洪抗涝,父母和乡亲们都会被编成几个轮流值班的岗哨,爬上辽河边临时搭建起来的瞭望塔。孩子们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送饭,传话,偶尔还要给大人们打打替班。

西辽河来水的时候就有很多鱼,鲤鱼、鲫鱼、白鲢鱼、鲶鱼、嘎鱼,最多的是鲶鱼。有一年西辽河来水,我跟表哥去河边钓鱼,没有标配的渔具,只有简单的大号鱼钩,很粗的纺织尼龙绳,鱼饵简直有点离谱了——居然是红柳和银杨叶子上的绿豆虫,这种虫子很大,扭动起来有很大的力气,把绿豆虫挂在鱼钩上,也不用鱼竿,把鱼线的另一头绑在手腕上,然后把鱼钩丢进水里,也不管水流是否湍急,很快就有鱼儿上钩了,清一色的大头黄色鲶鱼,最小的也有一斤半左右,这是母亲河的特产,美味无比。

西辽河也有断流的时候,宽宽的河道裸露出黄白色的河床,一到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天堂了,光着脚丫在河床上狂奔,空气里满是泥土的味道,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刚没脚面的河床上狂奔,冷不丁一条半尺左右的鲢鱼跃出水面,直击我的脸上,当时眼冒金星,仰面朝天地跌倒在水里,一起奔跑的小伙伴都大声惊呼,向着鲢鱼跌落的地方跑过去,那条鲢鱼最终没能逃出十多双小脚的围追堵截,后来老爸上秤称这条鱼时才知道,居然三斤八两!那天,一个胡同的孩子们都吃到了美味的鲢鱼炖豆腐……

听爷爷说,西辽河是从光头岭上下来的,当年女娲娘娘补天的时候,在光头岭上取走了一块五色石头后,地下泉水喷涌而出,流经七老图山脉,注入南源老哈河流域,流经内蒙古宁城县、喀喇沁旗、元宝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北源西拉木伦河流经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西辽河干流从海流图起,流经开鲁、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双辽至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附近与东辽河汇合止。

西辽河流域主要河流包括西辽河干流及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和教来河。西辽河干流主要在通辽市境内,考古发掘发现,西辽河两岸有400多处文物遗址,包括红山文化遗址、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吐尔基山辽墓、哈民遗址、南宝力皋吐古遗址等。西辽河流域的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哈民文化遗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为代表,原始农业渐渐萌芽,人类开始定居、建筑房屋、发明陶器、饲养家畜、加工石器和玉器、创立早期宗教礼仪。

西辽河两岸植被丰富,物产极多,西辽河文化源远流长,家乡的美味除了博大精深的蒙餐外,东北菜属性始终贯穿其中,既有粗犷豪放的牛肉干、奶豆腐、烤全羊,也有回味无穷的高粱米饭、酱茄子、婆婆丁、苣荬菜,小葱蘸酱越吃越胖,这足以证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精髓,是西辽河水养育了善良淳朴的草原人民,是西辽河两岸丰盈的物产助力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西辽河!

马婷婷


  责任编辑:向宇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