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60年代:在精神富足中成长

2024-05-31 来源:内蒙古文明网

每个“六一”儿童节,少先队的集会都格外庄严肃穆。先是全场行队礼,队旗在两名护旗手的护卫下绕场一周,队鼓响亮,小号齐鸣,大家个个热血沸腾。大队长会出列挺直身板,带领同学们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 接下来,在听完被请来的老红军、战斗英雄讲红军长征、红岩英烈等革命故事后,便是最让大家开心的事——看露天电影。《南征北战》、《红孩子》、《马兰花》、《渡江侦察记》等等。集会后,学校便放假一天。于是,玩起自己的游戏———打纸块、滚铁环、放风筝;女生则“修房子”、穿线线、跳绳。每当这个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 

上世纪60年代的孩子,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 儿歌里总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人和事,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以及“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当时的孩子们正义感十足,他们会把上课迟到的借口总结为“帮五保户老奶奶挑水去了”。 而当真正帮助别人时,孩子们总是巴望着对方问“你叫什么名字”。这时,孩子们会神情严肃地摆摆手———“不要问我的名字,我叫红领巾”。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