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来源:通辽日报
奈曼旗八仙筒镇曼楚克庙村共有249户671口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3人。近年来,该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础、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谱写“富美和乐”新篇章。2023年,该村被命名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富”字上下功夫,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
引导各族村民在传统种植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劳务输出等,提振各族村民增收信心。组织致富带头人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通过共同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探寻村民共富新途径。建立劳务输出联络点,召集劳务经纪人进行信息共享,多措并举增加群众务工收入。探寻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举措,依托周边文化旅游资源,重新改造、设计原有旅游产业,按照酒店的布局模式在村内设计民宿、农家乐30户,供游客吃、住、购买预包装农产品,增加休闲旅游收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圆葱、辣椒等特色作物,并辐射带动周边嘎查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础,在“美”字上做文章,构建民族团结进步良好环境
努力打造人美、家美、村美“三美共建”的乡村美学,内外兼修刷新乡村颜值。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完善“四会”组织。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开展“七美一优”评选、民族团结进步讲座、家风故事宣讲等文明创建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5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800人次。打造村史凉亭、石榴籽广场、石榴籽家园等活动阵地,构建了寓教于乐的村居环境。积极创建“美丽庭院”“清洁之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开展“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积极推进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小村屯向美丽宜居大农村转变。2017年获得自治区级文明村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卫生村。
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核心,在“和”字上求突破,打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组建宣讲志愿服务队,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政策法规等宣传宣讲15场次,覆盖群众百余人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治理共联”工作机制,有效协调整合多方力量,合力解决辖区民政救助、综治维稳、环境卫生等各类问题。2023年以来,共为村民办理民生实事56件,以实际成效彰显基层治理由“堵”到“疏”的民生情怀。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乐”字上见实效,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氛围
号召全村以服务为乐、奉献为乐、团结为乐,努力绘就出农村和谐安乐、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画卷。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增加便民服务事项,积极做好帮办代办服务。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以村民参与为动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共融”工作机制,持续抓好“双阳互助”“风启巾帼”“微实践”“网格零距离”4个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70余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组织开展村庆、集体过大年、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氛围。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村庆活动12年,累计参与活动村民超8000人次。
民伟
责任编辑:王星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